为了解水鸟在渤海湾西部、北部的分布及动态,监测迁徙高峰期及越冬期水鸟在渤海湾西部和北部的种群分布和迁徙路线,国际鹤类基金会2006年与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签署协议开展专项调查。到目前,为期三年调查已基本完成。有关专家昨日向本报记者透露,估计每年至少约有30万只水鸟利用渤海湾地区作为迁徙中停地,其中大多数在天津停留。该调查成果重要意义在于,使途径本市每年珍稀鸟类迁徙数量和路线得到印证,从而为沿线区县鸟类保护、生态保护提供科学依据,进一步促进本市生态城市建设。
据渤海湾迁徙路线水鸟调查项目负责人,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张正旺介绍,本市农林、鸟类专家也参与配合了此次调查。调查范围覆盖了津唐地区大部分重要湿地,包括天津市的大黄堡、七里海湿地、团泊洼湿地、北大港湿地和河北省唐山市的唐海湿地,以及天津和唐山的沿海滩涂。调查组成员展开春季迁徙高峰期水鸟、秋季迁徙高峰期水鸟、冬季越冬水鸟和北大港湿地春季水鸟定点监测4项调查。共记录到水鸟7目16科11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7种,包括白鹤、白头鹤、东方白鹳、黑鹳、大鸨、遗鸥、中华秋沙鸭;国家二级保护鸟类11种,包括大天鹅、小天鹅等。前年专家欣喜地在天津北大港水库湿地一次性发现东方白鹳500余只,而这种鸟全球也只有3000只左右。
张正旺等动物保护专家发现,天津部分沿海滩涂和湿地已经达到国际湿地标准,而近三年来,春季停歇在北大港水库的水鸟除了天鹅、雁鸭类以外,其他水鸟种类、数量都逐年下降,而且大部分水鸟停歇时间不同程度的缩短。而库区南部仅存较大水面上的渔业生产也严重干扰了水鸟的觅食活动。这是导致水鸟数量下降的重要原因。张正旺说,渤海湾在东亚—大洋洲鸟类迁徙路线上占有重要地位,是大量候鸟迁徙中途的停歇地和一部分水鸟的越冬地。湿地与陆地和海洋并称为地球三大生态系统。天津的湿地面积占到全市总面积的五分之一,尤其是海岸湿地原生态湿地,如果保护利用得当,将为天津建设生态都市创造巨大的生态价值,城市人居环境会得到更大改善。
(本文来源:北方网 )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提问或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