雁类种类也不少,前面介绍过的皇雁(具体见白头鸟系列:另类的美丽8
)、雪雁(具体见雁鸭之最之五)、夏威夷雁(具体见雁鸭之最之九)等。雁大体分为雁和黑雁两类,雪雁属有时单列也可列入雁属。雁形状略像鹅,颈和翼较长,足和尾较短,羽毛淡紫褐色,善于游泳和飞行。比较特殊的是澳洲特产鸭科的蜡嘴雁(见下图),分类并不明确,常单独成蜡嘴雁属。
雁属和黑雁属都是大型北半球水禽,合称真雁,如黑雁(见上图)。大小和体型处于大型鸭类与天鹅之间。其水栖习性不及鸭和天鹅,两性羽色相似,喙向前渐尖,基部有瘤状突,嘴板适於咬食草类。腿与鸭和天鹅相比更靠近身体的前部,因而步态更稳。
黑雁属共5种,夏威夷雁、加拿大雁(见上图)、白颊黑雁(见上图)、红胸黑雁、为典型的冷水性海洋鸟,耐严寒,喜栖于海湾、海港及河口等地。飞行时有时呈斜线飞行,有时呈“V”字形,很不规则。主要以青草或水生植物的嫩芽、叶、茎等为食,也吃根和植物种子,冬季有时还吃麦苗等农作物的幼苗。
鸿雁:雁声何处觅
原
产地:亚欧
濒危指数:濒危
美丽指数:★★★★
奇特指数:★★★
大雁是雁属鸟类的通称,共同特点是体形较大,嘴的基部较高,长度和头部的长度几乎相等,上嘴的边缘有强大的齿突,嘴甲强大,占了上嘴端的全部。颈部较粗短,翅膀长而尖,尾羽一般为16—18枚,如粉足雁、豆雁(见上图)。
雁属体羽大多为褐色、灰色或白色。全世界共有9种,我国有7种,除了白额雁外,常见的还有鸿雁、豆雁、斑头雁(见上图)和灰雁(见上图)等,在民间通称为“大雁”。
鸿雁身长81- 94
cm,雌雁体重3000g,雄雁体重3500g。雌雄相似。但雌鸟略较雄鸟为小,两翅较短,嘴基疣状突亦不明显。成鸟从额基、头顶到后颈正中央暗棕褐色,额基与嘴之间有一条棕白色细纹,将嘴和额截然分开。头侧、颏和喉淡棕褐色,嘴裂基部有两条棕褐色颚纹。背、肩、腰、翅上覆羽和三级飞羽暗灰褐色,羽缘较淡或较白,形成明显的白色斑纹或横纹。尾上覆羽暗灰褐色,但最长的尾上覆羽纯白色,尾羽灰褐色。
鸿雁雄鸟上嘴基部有一疣状突。雏鸟体被绒羽,上体黄灰褐色,下体淡黄色,额和两颊淡黄色,眼周及眼先灰褐色,额基无白纹。嘴黑色,嘴尖淡黄色,虹膜淡黄色。幼鸟上体灰褐色,上嘴基部无白纹。
鸿雁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包括整个欧洲、北回归线以北的非洲地区、阿拉伯半岛以及喜马拉雅山-横断山脉-岷山-秦岭-淮河以北的亚洲地区。中国繁殖于东北,迁徙途经中国东部至长江下游越冬。
鸿雁主要栖息于开阔平原和平原草地上的湖泊、水塘、河流、沼泽及其附近地区,特别是平原上湖泊附近水生植物茂密的地方,有时亦出现在山地平原和河谷地区。冬季则多栖息在大的湖泊、水库、海滨、河口和海湾及其附近草地和农田。
鸿雁性喜结群,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即使在繁殖季节,亦常见4-5只或6-7只一起休息和觅食。善游泳,飞行力亦强,但飞行时显得有些笨重。警惕性强,行动极为谨慎小心,休息时群中常有几只‘哨鸟’站在较高的地方引颈观望,如有人走近,则一声高叫,随即而飞,其他鸟也立刻起飞。
鸿雁飞行时颈向前伸直,脚贴在腹下,一个接着一个,排列极整齐,成‘一’字或‘人’字形,速度缓慢,徐徐向前。边飞边叫,声音洪亮、清晰、单声,但拖得较长,似‘嗯-嗯-’声,数里外亦可听见。
鸿雁主要以各种草本植物的叶、芽、包括陆生植物和水生植物、芦苇、藻类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少量甲壳类和软体动物等动物性食物,特别是繁殖季节。冬季也常到偏远的农田、麦地、豆地觅食农作物。觅食多在傍晚和夜间。通常天一黑即成群飞往觅食地,清晨才返回湖泊或江河中休息和游泳,有时也在岸边草地上或沙滩上休息。
鸿雁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年名录 ver
3.1——易危(VU)。列入《华盛顿公约》世界濒危鸟类名录CITES 附录I。鸿雁是我国的名鸟,也是中国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鸿雁传书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象征符号。不过这种大型雁鸭因栖息地破坏、人为捕杀等,数量非常少,濒临灭绝,亟待保护。
文章作者:左左302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提问或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