蛇雕,可以说是“冷面杀手”。还是4、5年前,我第一次在野生动物摄影师祁云的图片上第一次知道世界上一种勇猛、神秘,捕射为生的猛禽,蛇雕,蛇的克星。
古今中外,雕在人类的心目中往往与天界和神祗的权力联系起来,象征着力量、骄傲和权力!在很多文化中雕是神的信使,因为它强壮有力,飞的很高。古希腊人相信,神祗是不会伤害自己的信使的。于是雕被古希腊人捆在庙宇的屋顶上,以防止闪电击毁建筑物。希腊人和罗马人认为雕有治愈创伤的魔力,所以他们常常用雕的爪子、羽毛和骨头来制成药品。在古代的巴比伦,人们认为统治者的灵魂是乘着一只雕飞升天堂的——一个统治者死去,他的葬礼上就要放飞一只雕,好让生前拥有重权的人死后在天堂与众神相聚在一起。
在民间传说中,蛇常常是邪恶的象征,而雕则是善良、正义和力量的象征。墨西哥的国徽是一只正在与蛇搏斗的雕。在印第安、中南美洲和新西兰的文化中都出现过蛇雕搏斗的形象——他们象征着善恶两种力量的较量,最终是善良战胜邪恶!所以人们把那些捕蛇的雕看作斗士之雕,在不同时代和不同的地域都深受军人武士的喜爱和仰慕!古代罗马的斗士用雕的羽毛造箭,他们相信这种箭有雕的力量、速度和敏捷。穆斯林斗士萨拉丁的盾徽上有一只雕,易洛魁人的斗士在战场戴着雕的羽毛,阿兹特克人有一群特殊的斗士干脆给自己起名叫雕;——所有这些都是以雕来象征斗士勇敢善战的品质的。
从自然观来看,蛇既是地球上生物圈的一分子,就应当有生存的权利和意义。但是即使人们有这样的理智和认识还是很难对蛇产生好感。对我而言,我情愿花大量的时间收集资料了解蛇雕的习性,兴致勃勃去野外观察一只蛇雕活动,而对我家院里出现的一只黑红花蛇——实际上它的颜色也是很漂亮的,看都不愿看。我不是斗士,但我还是偏爱蛇雕,本能的厌恶蛇!它那冷冰冰的目光,绳子一般蠕动的身体,神出鬼没的生态习性、静悄悄十分不光明正大的偷袭方式,它那火焰似的闪动的信子……无一不引起我强烈的反感。至于蛇的毒液巨大的杀伤力更是让我毛骨悚然——虽然世界上的蛇中毒蛇只占了极少一部分,我还是害怕所有的蛇!所以我们像古代的斗士一样对蛇雕充满了敬意和崇拜!
相对而言,在中国蛇雕总是比其它的金雕、鸢、鹰等猛禽更难见到,而目睹蛇雕的捕食的人更是少之又少了。但是世界上就有这么幸运的人,云南野生动物摄影师居然两次拍到蛇雕捕食蛇类的场面,清晰的画面,栩栩如生的场面,胜过多少语言向我们展示出蛇雕与蛇搏斗的勇敢和英姿:发现地面上游动的蛇,蛇雕悄悄落下,双爪迅速控制住蛇的7寸处,粗而短的脚趾有力地按住了滑溜的蛇身。利喙钳住蛇头,双翅张开支撑住地面以保持身体的平衡。蛇拼命地翻滚扭动,如鞭的长尾支棱着去缠绕蛇雕的身体。蛇雕扇动双翅,如一记记霹雳掌打在蛇的身体上,同时尖喙利爪不断用力。渐渐地蛇的挣扎越来越无力,最后像一段软塌塌的绳子瘫软在地面。蛇雕用蓝灰色的嘴将扁平的蛇头送进口中,强大的颚肌将其一口咬碎,而后由头而尾,长长的蛇身一段段地消失在它的嘴中。蛇雕将整条蛇吞入腹中之后,做出一个十分古怪的动作:不断地挺胸和扬头,目光呆滞,就象人在进食的时候被噎住的表情一样。对于这个有趣的现象,从前民间大多认为这是蛇雕由于得到了美味的食物,而向太阳神进行顶礼膜拜。这当然是一种迷信的说法.事实上,因为整条蛇到了它的胃里还在不停的蠕动,蛇雕抬头挺胸用胸部的肌肉去抑制蛇体的活动,努力扩张自己气管而不至于缺氧窒息。蛇雕要这样挺胸抬头折腾好长一阵儿,才能完全杀死嗉中的蛇。如果是在喂雏鸟的时间成雕就留一截蛇尾在喙外。回到巢里小雕会叼着蛇尾拉出整条蛇慢慢享用。站立时尾羽常左右摆动。
蛇雕是雕中的食蛇一族,但它们的食谱其实非常丰富,嗜食蛇,也不拒绝各种肉食_蜥蜴、蛙、鼠类、鸟类和甲壳动物. 甚至迫不得已时也捕昆虫填饱肚子。
“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蛇雕专拿蛇类做餐点不仅是因为它有过人的本领,更是造化给它他人没有的对付蛇的“行头”和工具:跟猛禽中的“渔夫”鹗正相反,它的脚爪不是加长,而是缩短像钳子似的紧紧地握住身体细溜溜的蛇;它的跗跖跟通常的雕不一样,不是被满了羽毛,而是覆盖着一片片坚硬的网状鳞片,好象面面盾甲抵御蛇的毒牙的进攻;它的身体上长着厚厚的羽毛,尖细的蛇牙难以咬透。由于捉到蛇后大多是囫囵吞食,不需要撕扯,所以蛇雕的嘴没有其他猛禽发达。但它的颚肌非常强大,能将蛇的头部挤压成“肉饼”。
蛇雕是一个不太大的家族,近 20种亚种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和美洲的热带和亚热带地潮湿的森林的空地和蛇类出没附近的高空。几乎所有蛇雕眼睛的虹膜是黄色的,头上有耸立的冠羽,威风凛凛,杀气十足!蛇雕的生存与森林休戚相关,它的繁殖离不开森林,它的巢建在高大茂密的树冠间,茂密的森林为它们提供掩蔽,也为幼鸟的生长提供丰富的食物。森林的消失影响到蛇雕生存,马达加斯加热带雨林中的一种数量稀少的蛇雕随着栖息地的减少而愈加的罕见。
有些人对蛇雕捕蛇的勇气发生怀疑:认为它捕捉的都是无毒的蛇,对它根本不会造成危险,而对有毒的蛇它也是要退避三舍的。科学家为此专门作了试验后发现:在人工饲养下的长大的蛇雕虽然并没有野外捕食的经验——并没有成雕教它识别蛇,却能够躲避类似毒蛇的体色和形状的物体。因此科学家认定:蛇雕具有与生俱来躲避毒蛇的本能。
我国古人称蛇雕为“鸩”,由于蛇雕其所吃的蛇类中有很多是有剧毒的种类,它也被认为是一种有毒的鸟——“鸩鸟黑身赤目食蝮蛇野葛,以其羽画酒中,饮之立死。”——古人将它的羽毛浸泡在在酒中制成毒酒,成为杀人的一种方式。《汉书·齐悼惠王传》中“太后怒,乃令人酌两卮鸩酒置前,令齐王为寿”的文字就记载了这种杀人不见血的杀人方式。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禽部中也有同样的说法:鸩,其毛有大毒。入五脏,烂杀人。汉语中有“引鸩止渴”的成语——喝毒酒解渴,只有傻子才会这样做,但是生活中就有这样短见和愚昧的人:只顾眼前口腹之快,不考虑紧接而至的丧命大患。直到今天这个成语依然有生命力,虽然现在已经没有人用蛇雕的羽毛自制毒酒。科学证明蛇雕虽然吃蛇,但并不是“毒鸟”。
顾名思义,蛇雕是蛇的克星,专拿蛇类做餐点。地球上的蛇雕分布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有蛇的地方才会有蛇雕,蛇是冷血动物,寒冷的地方和寒冷的季节没有它们的踪迹。
蛇雕是一个不太大的家族,近20种亚种分布于印度,斯里兰卡,缅甸,中南半岛,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日本,菲律宾和美洲的热带雨林中。我国有4个亚种:云南亚种分布于云南西部和西藏墨脱等地,台湾亚种仅分布于台湾,海南亚种仅分布于海南,它们俩都是我国特产亚种。这三种蛇雕都很难见到。东南亚种分布于我国南方的大部分地区——安徽、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等地,较之于其它三种蛇雕常见一些。
2000年11月17日,浙江省渤海镇大顺乡牛背村的一个农民发现一个不能飞翔的蛇雕——它的脚被高压线烧伤了脚趾。他把蛇雕带回家中饲养了半个月后,把它送到了景宁一中的生物馆。以后景宁一中的生物老师对这只蛇雕饲养观察,不用说它成了景宁一中的“明星”,众师生纷纷为它捕鼠。这只蛇雕是浙江省的鸟类新记录。在东北辽宁温带地区有人曾经见到蛇雕,鸟类学家把叫做迷鸟——它不在这里生活,不知什么原因孤零零地打这儿路过。各地生活的蛇雕都“依恋故土”,不喜欢、也没有必要(因为食物是四季充足的)做长距离的迁徙,是各地的“土著居民”。蛇雕栖息和活动于山地森林及其林缘开阔地带,在热带和亚热带地潮湿的森林的空地和蛇类出没的耕地附近的天空盘旋着寻找食物。歇息时停落在开阔地区的枯树顶端枝杈上。如果你有运气的话,在野外可以见到单独或成对在高空翱翔,它苍凉悠长的叫声给人很深的印象。但是如果拍到蛇雕近距离的靓影可是不容易。
在各地蛇雕有又叫大冠鹫,凤头捕蛇雕。蛇雕体形中等(体长55—73厘米,体重1150—1700克)。通体暗褐色或灰褐色,只有腹部白色的羽毛上洒落着虫斑似的暗褐色斑点。 飞翔时从下面看翼下和尾下有宽阔的白色横带和细小的白色斑点,白色的尾尖尖极为醒目。(站立时尾羽常左右摆动。虹膜黄色,嘴蓝灰色,先端较暗,蜡膜铅灰色或黄色,跗跖裸出,被网状鳞,黄色,趾也是黄色,爪黑色。)
【作者】岷江冷杉老师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提问或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