翘鼻麻鸭

翘鼻麻鸭雄鸟头和上颈黑褐色,具绿色光泽;下颈、背、腰、尾覆羽和尾羽全白色,尾羽具黑色横斑。肩羽和初级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外侧金属绿色,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绿色翼镜;三级飞羽外侧栗色,翅上覆羽白色;由上背至

雄鸟头和上颈黑褐色,具绿色光泽;下颈、背、腰、尾覆羽和尾羽全白色,尾羽具黑色横斑。肩羽和初级飞羽黑褐色,次级飞羽外侧金属绿色,在翅上形成明显的绿色翼镜;三级飞羽外侧栗色,翅上覆羽白色;由上背至胸有一条宽阔的栗色环带;胸部栗色环带中间有一条黑褐色纵带向后经腹部一直延伸至肛周;尾下覆羽棕白色,其余下体白色。嘴赤红色,上嘴基部在繁殖季节有一突出的红色皮质瘤。

翘鼻麻鸭

雌鸟羽色较雄鸟略淡。头和颈不具绿色金属光洋,前额有一小的白色斑点,棕栗色胸带窄而色浅,腹部黑色纵带也不甚清晰,嘴基无皮质肉瘤。

虹膜棕褐色或褐色。嘴赤红色或紫红色。脚肉红色或粉红色,爪黑色。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500一1750克,雌性620一1200克;翅雄性306—339毫米,雌性270—308毫米,尾雄性98一136毫米;雌性95一117毫米,跗跖雄性50一65毫米,雌性44一54毫米。

的繁殖区从挪威海岸、瑞典、英国、法国、欧洲中部、地中海、黑海和里海沿岸以及中亚,往东一直到东西伯利亚、蒙古和我国黑龙江、吉林、内蒙古、甘肃、青海和新疆。越冬在欧洲南部、非洲北部、伊朗、印度、朝鲜、日本、中南半岛和我国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地区。

翘鼻麻鸭繁殖期主要栖息于开阔的盐碱平原草地、碱水和淡水湖泊、海岸、岛屿及其附近沼泽地带。迁徙和越冬期间也栖息于浅水海湾、淡水湖泊、水库、河口、盐田和海边滩地。喜欢成群生活。特别是冬季,常集成数十只至数百只的大群。繁殖期间则成对生活。飞行疾速,两翅煽动较快。善游泳和潜水,也善行走。能在地上轻快的奔跑。性机警,常不断的伸颈四处观望。

翘鼻麻鸭主要以水生昆虫、昆虫幼虫、藻类、软体动物、蜗牛、牡蛎、海螺蛳、沙蚕、水蛭、蜥蜴、蝗虫、甲壳类、陆栖昆虫、小鱼和鱼卵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叶片、嫩芽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

翘鼻麻鸭二龄时性成熟。通常在越冬地时对即已形成,但也有在迁徙途中和到达繁殖地后才形成对。交配在水中,有时也在陆地上进行。繁殖期5—7月。营巢于海岸和湖边沙丘或石壁间,有时也在开阔草原上天然洞穴或孤、兔等动物的废弃洞穴中营巢。洞穴有的深达4米。巢呈盘状。多以禾本科植物、芨芨草、鸟骨和鱼骨构成。内垫以大量绒羽。巢高8厘米,深6厘米,内径17.5厘米,外径26厘米。每窝产卵7—12枚。通常8—10枚。卵为椭圆形,颜色为浅黄色或奶白色。卵的大小为62—70×42—51毫米;卵重69—78克。通常一天一枚。产完最后一枚卵后即开始孵卵。孵卵由雌鸟单独承担,雄鸟在巢附近警戒,当有危险时雄鸟立即发出报警叫声,同时向巢飞去。雌鸟每天离巢外出觅食时,常用绒羽将卵盖住,即使在比较深的洞中孵卵也不例外。在孵卵的最后两天,雌鸟根本不离巢。孵卵明27—29天。雏鸟早成性。孵出后不久便能活动,同时独自从巢中走出来,在亲鸟的带领下进入水中活动。一个多月后雏鸟即具飞翔能力,但仍与亲鸟一起生活,直到笫二年春天。

翘鼻麻鸭每年3月初开始离开越冬地迁往北方繁殖地,到达东北繁殖地的时间在4月初至4月中旬;到达西北繁殖地的时间在4月末至5月初;秋季在9月末开始离开繁殖地前往越冬地,1O月末至11月初到达南方越冬地。迁徙时多呈家族群和小群。迁徙路线主要沿海岸与河流进行。沿途不断停息和觅食。

作者:李湘涛文章来源:北京科普之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提问或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