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头鸭

绿头鸭雄鸟头、颈绿色,具辉亮的金属光泽。颈基有一白色领环。上背和两肩褐色,密杂以灰白色波状细斑,羽缘棕黄色,下背黑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绒黑色,微具绿色光泽,中央两对尾羽黑色,向上卷曲成钩状,外侧尾羽灰褐

雄鸟头、颈绿色,具辉亮的金属光泽。颈基有一白色领环。上背和两肩褐色,密杂以灰白色波状细斑,羽缘棕黄色,下背黑褐色,腰和尾上覆羽绒黑色,微具绿色光泽,中央两对尾羽黑色,向上卷曲成钩状,外侧尾羽灰褐色,具白色羽缘,最外侧尾羽大都灰白色。两翅灰褐色,翼镜呈金属紫蓝色,其前后缘各有一条绒黑色窄纹和白色宽边。颏近黑色,上胸浓栗色,具浅棕色羽缘;下胸和两胁灰白色,杂以细密的暗褐色波状纹。腹部淡色,也密布暗褐色波状细斑。尾下覆羽绒黑色。

绿头鸭

雌鸟头顶至枕部黑色,具棕黄色羽缘;头侧、后颈和颈侧浅棕黄色,杂有黑褐色细纹;贯眼纹黑褐色,上体也为黑褐色,具棕黄或棕白色羽缘,形成明显的“V”形斑;尾羽淡褐色,羽缘淡黄白色;两翅似雄鸟,也具紫蓝色翼镜;颏和前颈浅棕红色,其余下体浅棕色或棕白色,杂有暗褐色斑或纵纹。

虹膜棕褐色,雄鸟嘴黄绿色或橄榄绿色,嘴甲黑色,跗跖红色;雌鸟嘴黑褐色,嘴端暗棕黄色,跗跖橙黄色。

幼鸟似雌鸟,但喉较淡;下体白色,具黑褐色斑和纵纹。

大小量度为:体重雄性1000一1300克,雌性910一1015克:体长雄性 540—615毫米,雌性470—550毫米;嘴蜂雄性53—61毫米,雌性49—59毫米;翅雄性270—285毫米,雌性250—286毫米;尾雄性72一112冼米,雌性69—125毫米;跗跖雄性 40一55毫米,雌性39—50毫米。

分布于欧洲、亚洲和美洲北部温带水域中。越冬在欧洲、亚洲南部、北非和中美洲一带。在我国繁殖于东北、西北、内蒙古和西藏等地。越冬于我国中部和东南部广大地区;部分在我国东北和华北地区越冬。

绿头鸭主要栖息于水生植物丰富的湖泊、河流、池塘、沼泽等水域中;冬季和迁徙期间也出现于开阔的湖泊、水库、江河、沙洲和海岸附近沼泽和草地。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和越冬期间,常集成数十、数百甚至上千只的大群。或是游泳于水面,或是栖息于水边沙洲或岸上。性好动,活动时常发出叫声,响亮清脆,很远即可听见。

绿头鸭主要以野生植物的叶、芽、茎、水藻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软体动物、甲壳类、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秋季迁徙和越冬期间也常到收割后的农田觅食散落在地上的谷物。觅食多在清晨和黄昏,白天常在河湖岸边沙滩或湖心沙洲和小岛上休息或在开阔的水面上游泳。

绿头鸭冬季在越冬地时即已配成对。一月末二月初即见有求偶行为,3月中下旬大都已经结合成对。繁殖期为4—6月。营巢于湖泡、河流、水库、池塘等水域岸边草丛中地上或倒木下的凹坑处,也有在蒲草和芦苇滩上、河岸岩石上,甚至大树的树杈间和农民的苞米垛上营巢。营巢环境极为多样。巢系用干草茎、蒲草和苔藓构成。巢的大小为外径25—30厘米,内径15—20厘米;巢深4—10厘米,巢高8一13厘米。每窝产卵7一11枚。卵白色或绿灰色。大小为56—60×4O—43毫米,重48—59克。雌鸭孵卵。孵化期24一27天。6月中旬即有幼鸟出现。雏鸟早成性。雏鸟出壳后不久即能跟随亲鸟活动和觅食。

绿头鸭春季迁徙在3月初至3月末,秋季迁徙在9月末至1O月末,部分迟至11月初。迁徙系分批逐步地进行,特别是秋季迁徙最明显,常常前一批离开不久又飞来另一批,而且集群也比春季大,有时在一个迁徙中间停息站上,集群达千只以上。

绿头鸭由于历年来无计划的大肆猎取,加之围湖造田,环境丧失,致使种群数量日趋减少,加强对种群的管理是很重要的。

作者:李湘涛文章来源:北京科普之窗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提问或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