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钻水鸭
鸭亚科是雁鸭类中种类最多的一类,包括浮水鸭类和潜鸭类,其中有些栖鸭类也被列入浮水鸭一类。鸭属是浮水鸭类中的代表,也是雁形目中种类最多、分布最广泛的一属,主要漂浮在水面上,很少潜水,最著名的当属绿头鸭,分布广泛,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同属的不少其它成员也和绿头鸭有密切的亲缘关系。
鸭属都是钻水鸭类,很少潜水,也是与人类密切相关的一类雁鸭,家鸭就是由绿头鸭及其一些近亲种类驯化而成的。主要代表性种类是绿头鸭、赤颈鸭等都是世界有名的水鸭,雌雄异色,花脸鸭、罗纹鸭都是非常漂亮的鸭子,绿嘴黑鸭、赤膀鸭、白眉鸭、琵嘴鸭、针尾鸭等都是国际有名的猎禽。本篇介绍一些常见有代表性的水鸭。
1、绿头鸭(具体见:雁鸭之最之四),别名大绿头、大红腿鸭、官鸭、对鸭、大麻鸭、青边,为雁形目鸭科鸭亚科鸭属,身长51-62厘米,翼展81-98厘米,体重850-1400克,寿命29年。雄鸭的头和颈呈绿色而带金属光泽,尾部中央有4枚尾羽向上卷曲如钩。上体大都暗灰褐色,下体灰白,白色的颈环分隔着黑绿色的头和栗色的胸部,翼镜紫色,尾羽白色,正中4枚黑色,其末端上曲如钧。雌鸭背面黑褐色并杂以浅棕红色的宽边;腹面暖棕红色,且散布褐色斑点,尾羽不卷曲。雌鸟褐色斑驳,有深色的贯眼纹。
绿头鸭广泛分布于全球各地,主要分布于欧、亚、美洲及北非,个别种分布于夏威夷群岛为留鸟。中国于西北和东北大部地区繁殖,南方越冬,数量很多。大部分家鸭是由绿头鸭驯养而来,是家鸭的祖先,绿头鸭也常被称为野鸭,也是鸭科鸭属的代表性鸟种。主要生活在河湖芦苇丛中,以吃鱼虾贝类为主,故有蚬鸭之名。
2、斑嘴鸭(具体见:家禽驯化之源之二),别名谷鸭、黄嘴尖鸭、火燎鸭,为雁形目鸭科鸭亚科鸭属,全长50-64厘米,体重890-1350克,上背灰褐沾棕色,下体以褐色为主。上嘴黑色,端部黄色。黑色细长过眼线,嘴角有一黑线。三级飞羽白色,体羽棕褐色。雌鸟羽色较暗。亚种3种,亚种zonorhyncha分布于原苏联东南部、萨哈林岛、日本、中国南部。亚种poecilorhyncha分布于在整个印度次大陆到印度阿萨姆邦东西部。云南亚种分布于印度阿萨姆邦东部、缅甸、中国南部和老挝,为留鸟。
斑嘴鸭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东南亚。中国繁殖于东北、内蒙古、华北、西北甘肃、宁夏、青海,一直到四川;越冬在我国长江以南、西藏南部和台湾,部分终年留居长江中下游,华东和华南一带及台湾和云南。斑嘴鸭是我国家鸭祖先之一,野生种群极为丰富,是我国鸭类中数量最多和最为常见的鸭类之一,也是我国传统狩猎鸟类之一,主要栖息在内陆各类大小湖泊、水库、江河、水塘、河口、沙洲和沼泽地带,迁徙期间和冬季也出现在沿海和农田地带,但因过量狩猎野生种群大幅下降,应注意保护和管理。
3、绿翅鸭(具体见:家禽驯化之源之十四),别名小凫、小水鸭、小麻鸭、巴鸭、小蚬鸭,为雁形目鸭科鸭亚科鸭属,身长30-40厘米,体重240-400克,翼展54-59厘米,是我国鸭属中最小的野鸭。雄雌异形异色,雄鸟头颈部基色为栗褐色,从两侧眼周开始直到颈侧分布者一条绿色的色带,呈逗号的形状,与栗褐色的底色形成鲜明的对比,从嘴基开始有一条淡淡的白色细线延伸到眼前。初级飞羽最外侧一枚白色,当双翅收拢时在上体和下体之间形成一条醒目的白色横带;胸部和上腹部淡褐色,具深褐色的圆斑,尾下覆羽为奶黄色,在臀形成一块具有黑色绒边的奶黄色块,这是鉴别本物种的第三大特征。雌鸟为雄鸟的暗色版本,通体以褐色为基调,并不具有雄鸟所具有的“面部大逗号”、“体侧白线”和“奶油屁股”三大特征,但雌鸟翼镜翠绿色。
绿翅鸭分布于世界各地,中国在新疆天山、东北繁殖,越冬于中国中部和南部各地。3个亚种:指名亚种繁殖于东北各省及新疆西北部的天山。冬季迁至中国北纬40°以南的大多数非荒漠地区,地区性常见鸟;美洲亚种在日本及香港有过记录,其他地方也可能出现;nimia亚种分布于阿留申群岛。绿翅鸭是我国水鸭中的优势种之一,数量多,分布也很广,肉味鲜美细嫩,是国内冬季的一种主要的产业鸟。
4、蓝翅鸭(具体见:雁鸭之最之八),别名蓝翅水鸭,为雁形目鸭科鸭亚科鸭属,身长37-41厘米,翼展60-64厘米,体重266-410克。头部是灰色,白眼圈,白眼纹和眼先。体羽红褐色,羽毛有白色镶边。尾覆羽有黑白两色相杂,侧翼有深蓝色翼镜标记。雌鸭和幼鸭体羽是斑驳的褐色,脚黄色,鸭嘴黑色。在繁殖期雄鸭的体羽中有小暗斑。
蓝翅鸭分布于美洲地区,是高度迁移的鸟类,冬天迁往南美洲,一般是秋天向南迁徙,在8月下旬开始,直到10月中旬继续进行。在迁移过程中,种子构成主要食物。
5、铜翅鸭,为雁形目鸭科鸭亚科鸭属,身长46-54厘米,是一种头部和颈部极富特色的眼镜鸭。整体深褐色,眼睛的前方有一块醒目的纯白色斑,从脖子和咽喉处有扩大的白色颈斑。上体一般是黑巧克力褐色,而下体是苍白的灰色至浅棕色。黑色翅膀上泛有金属铜色光泽,有紫红色翼镜和斑斓的羽纹。两性在外观相似,但雌鸭的羽色略淡。
铜翅鸭分布于南美洲,通常栖息于河流,水流湍急的溪流,林木密集茂盛的地区和湖泊。喜欢干净,常在水中和陆地上梳理羽毛精心打扮,睡觉或休息时互相照看。
6、赤膀鸭,别名青边仔、漈凫,为雁形目鸭科鸭亚科鸭属,身长46-56厘米,翼展84-95厘米,体重650-900克,寿命13年。雄鸭上体大都暗灰褐色,杂白色细斑;翅上具栗红色块斑;翼镜呈黑白色。雌鸭上体大都黑褐,具棕色斑纹。
赤膀鸭分布于欧亚,越冬在欧洲南部、中国南部、日本、越南、印度、北非和北美南部和太平洋中的范宁岛。国内主要繁殖于中国新疆天山和东北北部;越冬在西藏南部、云南、贵州、四川、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及台湾;迁徙时经过新疆、青海、内蒙古和华北一带。常成小群活动,也喜欢与其他野鸭混群。性胆小而机警,有危险时立刻从水草中冲出。飞行极快,两翅扇动快速而有力。
7、罗纹鸭(具体见:雁鸭之最之十),别名葭凫、镰刀鸭、扁头鸭、早鸭、三鸭,为雁形目鸭科鸭亚科鸭属,体长48-54厘米,体重585-713克,雄雌异形异色,雄性头部为带金属光泽的紫红色,额部近嘴基处有一很小的白色色块;后颈及颈侧的羽毛略长,垂于脑后,自头顶的紫红色到颈部的绿色过渡平缓,没有突兀的颜色变化;颌部有一月牙形的横白斑,白斑下部为一条很细的暗绿色颈环,上背及肩部灰白色,下背和腰部暗褐色;胸部密布黑色的波状纹,两侧的尾下覆羽奶油黄色,臀部形成两块类似雄性绿翅鸭的“奶油屁股”;雄鸟最显著的特征是伸长并向下弯曲呈镰刀状的三级飞羽,这是其他鸟类所不具有的。雌性以深棕色和黑色为基色,尾羽略长而尖,但不似针尾鸭雌鸟那般体形修长。
罗纹鸭分布于美洲、欧亚及非洲,中国主要繁殖于内蒙古、黑龙江、吉林,在黄河下游、长江以南、海南岛越冬。在台湾为旅鸟。多见于内陆湖、沼泽、河流、水库等地,越冬迁徙时常常与其他鸭集结成大群后,飞往越冬地。
8、桂红鸭,为雁形目鸭科鸭亚科鸭属,身长36-43厘米,体重280-
500克,寿命12年。羽色特点因不同年龄和性别而有所差别,不同的亚种也略有不同。共同的是成年雄鸭的头部,胸部和下部一般是紫栗色,腹部深褐色。下背部及鸟头的后方是绿褐色,而鸟翼覆羽为蓝色。在肩部羽毛颜色之间有差异,中心的黄色条纹及绿色条纹不等。眼睛红色。从春天到秋天,雄鸭的前翅颜色更为亮丽。秋季尾后覆羽黑色。
桂红鸭分布于北美洲西部、加拿大安大略省西部、中美洲和南美洲的部分地区,共5个亚种。常聚小群或成对活动。桂红鸭冬天在美国西南部或在墨西哥和南美洲生活。在繁殖和迁移的时候以20只左右为一群,其中也包括其他物种的小水鸭、水鸭、琵嘴鸭、赤膀鸭、红色琵嘴鸭和南美的斑点青鸭。
9、 花脸鸭(具体见:雁鸭之最之六),别名巴鸭、黑眶鸭、眼镜鸭、黄尖鸭、王鸭、晃鸭、元鸭,为雁形目鸭科鸭亚科鸭属,身长42厘米,雄鸟胸、腹部白色,背部褐色,肩羽甚长,尾下覆羽黑褐色,飞翔时金属铜绿色翼镜明显。头顶色深,头顶至后枕黑褐色,脸部亮绿色,与黄、黑等色构成花斑状,纹理分明的亮绿色脸部具特征性黄色月牙形斑块。雌鸟背部暗褐色,嘴基内侧有白色圆斑,尾下覆羽白色。似白眉鸭及绿翅鸭,但体略大且嘴基有白点;脸侧有白色月牙形斑块。
花脸鸭分布于欧亚大陆及非洲北部、东南亚。主要繁殖在西伯利亚,中国为东北及华北为罕见冬候鸟,自山东,南抵云南、广东及海南岛为冬候鸟。主要以轮叶藻、柳叶藻、菱角、水草等各类水生植物的芽、嫩叶、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常到收获后的农田觅食散落的稻谷和草子,也吃螺、软体动物、水生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觅食主要在黄昏和晚上。觅食地多在水边和附近原野和农田。
文章作者:左左302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提问或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