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维基百科的羽毛知识:
羽毛是鸟类特有的结构,是表皮的角质化衍生物,与爬行类的鳞片同源。羽毛非常轻但数量很多,以至一只鸟身上的所有羽毛比他的所有骨头还要重上两到三倍。
特点·功能
鸟身上的羽毛很多,大约要超过2000枚;羽毛的重量很轻,有研究表明平均的羽重仅相当于平均体重的6%。鸟类的羽毛在体表形成隔热层,保持体温。羽毛本身可以保护皮肤,羽毛的颜色和斑纹起着保护色的作用。羽毛使鸟类完成飞行的重要结构。有些部位的羽毛有触觉功能。
结构
羽小钩正羽由羽轴及两侧的羽片构成,羽轴的下部不具羽片的部分称为羽柄或羽根。羽柄深入皮肤内。羽片与羽柄交界处的覆面有一个孔称为上脐,上脐下着生一簇发育不全的小羽毛,称为副羽。羽轴上部自上脐以上的部分称为羽干,其两侧为羽片。羽片有一系列斜着排列的平行的羽枝所构成,羽枝上又斜生着平行的羽小枝。近列的羽小枝具凸缘,远列的具羽小钩。羽小钩相互钩节后羽枝排列整齐,是羽片严密。鸟经常梳理羽毛就是要让羽小枝重新钩合。
羽毛的颜色丰富多彩,成色主要有以下两种方式:
结构色:由于羽毛上皮表面的凹凸沟纹、羽小枝内的小颗粒、气泡和液泡等对光线所起的折射和干涉作用而形成的色彩。常见的各种金属光泽就数以这种光学效应。
色素色:有各种色素在羽毛发生时沉积而形成的颜色。主要有黑色素和脂色素两类。
按着生部位
原始鸟类的羽毛可能是均匀地着生在体表,现在的一些种类如企鹅、鸵鸟、叫鸭和鼠鸟目的鸟也是如此。但绝大多数鸟类的羽毛着生在体表的一定区域,被称为羽区,各羽区之间不着生羽毛的地方被称为裸区。
飞羽:翼区后缘所着生的一列坚韧强大的羽毛,牢固地“锚定”在骨骼后缘。在振翅时整体挥动,拍击空气。飞羽的数目和形态是鸟类分类的重要依据。
初级飞羽:着生在腕骨、掌骨和指骨上的飞羽。多数雀形目鸟有9-10枚,非雀形目鸟为10枚。国际上通常以鸟类飞羽更换的顺序自内向翅尖逐次计数,而中国传统的计数方法与之相反。
次级飞羽:着生在尺骨(前臂部)上的飞羽。通常为10-20枚,但也有个别种种类有较大差异。计数方法是从远端向内侧。
三级飞羽:表示最内侧的一些有特征形的飞羽,目前这个名词已很少使用。
尾羽:尾区着生着得一列羽毛,左右对称,一般10或12枚。在飞行中起平衡和控制方向的作用。
覆羽:鸟的翼、尾羽背腹面成覆瓦状的较短的羽毛,是翅膀表面成流线型,有利于减小飞行中的阻力。
按特征
正羽:覆盖鸟类体表的主要的羽毛,飞羽和尾羽都是特化的正羽
绒羽:密生在成鸟的正羽下面,羽小枝上不具羽钩或缺失,羽干短小或缺失,羽制成簇的从羽柄顶部伸出,使整个羽毛蓬松柔软,是体表有效的隔热层。
雏绒羽:雏鸟破壳后体表所覆的绒羽,在早成雏中发达,而晚成雏中稀疏,甚至全无。雏绒羽完全不具羽小钩。
纤羽半绒羽:介于绒羽与正羽之间的一种羽毛,具正羽的结构但缺乏羽小钩和凸缘,因此像绒羽一样蓬松。一般分布于正羽之下。
毛羽或纤羽:散在正羽及绒羽之间,羽干细长,顶端有少许羽枝及羽小枝。毛羽的基本功能是触觉。
粉[羽冉]:一种特化的绒羽,终生生长而不脱换,端部的羽枝和羽小枝不断破碎为粉状颗粒,有助于清除正羽上的污物。鹭类的粉[羽冉]发达,在胸腹及胁部成斑块分布。鹰和鹦鹉的粉[羽冉]分布于全身。通常缺乏尾脂腺的鸟类多有发达的粉[羽冉]。
羽毛的产生
羽毛进化可能的五个阶段有些学者提出,羽毛的发生进化可能分为五个阶段。请见右图。
第一阶段,表皮形成一个中空的突起。
第二阶段,出现松散的羽小枝,但羽小枝不带小钩。羽小枝共有一羽芯。
第三阶段,羽毛成为平整的芭蕉扇状,羽小枝间带小钩,但羽小枝仍未相编织。有两种可能的方向。第一可能是,从第二阶段发展出芭蕉扇状羽毛,但羽小枝之间不带小钩,羽小枝在中央形成一羽干。第二种可能则是,羽毛仍呈松散羽小枝状,但羽小枝间已出现小钩。
第四阶段,羽小枝互相编织。内外羽片大小相当。
第五阶段,羽毛呈不对称状,外羽片小,内羽片大。
但是到目前为止还未发现在地层中出现过渡物种的化石,就是说化石中没有以上列出的各个阶段正在发育的羽毛实例。之前“发现”的所谓“原始鸟类化石”[1]被证明是伪造的。现在发现的羽毛化石跟今天的鸟类羽毛没有区别。[2] 而大多数生物学家不认为始祖鸟是现代鸟类的祖先基于羽毛极其完善的功能。
换羽
因为大多数的羽毛都会损坏,所以鸟类要定期换羽,就得羽毛脱落,新的羽毛就长出来。对于大多数鸟类而言,飞羽和尾羽的更换按照一定的规律、顺序进行,所以鸟不会失去飞行能力。有些家禽如鸡鸭鹅,尽管他们中的一些品种已经失去了飞行能力或者只能在很短的距离飞行,但是他们换羽的习性并没有改变。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提问或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