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鹤类基金会实习手记

国际鹤类基金会实习手记鹤类基金会的主要参观者&

国际鹤类基金会实习手记

鹤类基金会的主要参观者有两个来源,一个是中小学组织的集体参观,一个是成年游客自行前来。参观美国的环境教育机构也是需要购票的,但他们的售票处不是设在门口,而是在“游客中心”这样的建筑里,也根本没有人检票。购票的过程就是检票了。换句话说,你要是不购票,谁也不知道,进来就进来了。也许有不自觉买票的人,但我想,在美国,这一定是很少的人这么做,美国人对制度的遵守,对诚信的讲究,确实是让人非常敬佩的。

这里我先介绍中小学的参观群体。

ICF每天都要接待好几批学生,年龄基本属于中国的小学和初中阶段。老师一般事先都和ICF联系,教育中心安排好专门的解说人员。学生到了之后,先在专门的地点观看一部大约在20多分钟的关于ICF历史和鹤类知识的录像。录像有2部,针对不同的年龄人群。对孩子的以介绍鹤类知识为主,对年纪大的孩子以及成人则侧重介绍鹤类的保护工作。后者采用了一些特殊的音效,非常吸引人,很值得一看。

看了录像之后,解说人员带领孩子出去参观。15种鹤主要分成三个参观区,肉垂鹤和美洲鹤有专门的展区,另外的鹤则在一个叫POD的集中展区。解说员给孩子讲解每一个鹤的特征,并随时用提问的方式启发他们思考,比如如何区分雌雄啦,各种动作的含义啦,不同的鹤具体的特征啦等等。美国的孩子特别善于提问,随时都有小手举起来问问题。但孩子们都很讲究秩序,举起手,但如果没有叫到他,就一直把手举着,也不抢着说话。有些孩子被叫到后会忘记自己想问什么,也会被鼓励等想起来再问,没有人会笑话他。

讲解员也非常鼓励他们问问题,问得越多越高兴。每介绍完一种鹤,都会问“有问题吗?”并经常说: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好。孩子的问题也问得五花八门,除了一些鹤多重啊,能活多少年之类的常见问题外,还有一些人观察很仔细,会有针对性的提问。比如,所有的鹤都是用金属环环志的,但有一只白枕鹤却用的是彩色的塑料环,经常有孩子发现了这个区别,问为什么?开始我一直没有听懂一个词,后来问了讲解员才知道,是因为那只鹤对金属过敏。再比如,这里所有的鹤都是雄鸟环志右脚,雌鸟环志左脚,但有一对沙丘鹤却都是左脚环志。难道两只都是雌鸟?后来我才搞清楚,原来是当初给鹤确定性别的时候弄错了,为了避免不必要的伤害,一直都没有把环志改过来。这些都是孩子发现的问题。

展区是露天的,提供饮用水,孩子们往往也会争先恐后去喝水,但都自觉排队,让人十分感慨。每次讲解完之后,孩子们都会鼓掌,对讲解员的服务表示感谢。

但我在多次的跟随学习之后,也发现讲解中的一些问题。比如,讲解员过于注重全程讲解,留给孩子自行观察的时间却很少。那对美洲鹤现在在孵蛋,孩子们都很兴奋,往往凑上前去观察,但讲解员往往要求他们做回到椅子上听他讲解。我觉得,留几分钟时间让孩子自行观察鹤类的各种动作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此外,老师组织孩子来有严格的时间控制,我碰到好几回老师要求讲解员加快速度,因为到了他们要离去的时间了。ICF的有好几个不错的室内教育点,一些布置也很有讲究,但利用率不高,也往往无法详细展开,孩子主要集中在鹤类展区了,我觉得非常可惜。

張嘉穎 2007-5-28 12:52

感謝您的文章和照片呵~~~ 令我很想親身去參觀一趟呢...

當我看畢您的文章後, 腦海中出現的是 "尊重" 二子. 那裡的工作人員因為"尊重" 哥哥您, 所以特意掛上中國國旗; 講解員"尊重" 自己的工作, 所以每一次都盡自己的能力, 好好的完成講解的工作 (他們對小朋友的影响可以很大, 因為學生有可能一生只有一次到訪這個地方, 而講解員的好壞便有可能影响這些小朋友對鶴類甚至是大自然的看法); 小朋友因為"尊重" 講解員, 所以會留心他的話, 亦在最後感謝他的細心講解; 講解員因為"尊重"小朋友, 所以會細心聆聽他們的提問並一一解答.

能夠有機會到那裡實習真的太好了! 期待著您的 "實習報告" 呢!

Simba 2007-5-28 13:57

看到精髓了

一般来说,西方和日本的人民很重视自重和自律,对其他人的尊重程度、包容程度也更高。由很细微的事项,好像主动排队、不乱吵乱嚷可以看得到(所以在某个角度来看,这些社会非常“不自由”)。在达到他们的技术和社会富裕程度之前,更重要的是要达到他们的文明程度。没有这个基础,社会愈富裕、科技愈发达,带来的问题和痛苦可能更多。

我们要学的,不是科技成果、不是表面的制度;而是要学那种在背后推动繁荣进步的心态和思维方法。

社会是在进步的,相信肉松回国以后,一定会影响更多的年轻人,令社会真正的与发达国家接轨。

2007-5-30 08:45

美国的每一个具有一定野外面积的环境教育机构,都会有个本区域的鸟种名单,列出全年可以看到的鸟,讲究的一些的还会把生境列出来,方便观鸟者寻找。ICF也不例外,列出的名单有160余种。我在一周内,利用零星的时间看到了46种,除掉过冬鸟和过境鸟。基本看到了三分之二。

虽然到ICF实习的学生不少,但鸟人也不多,目前也就和那个乌干达的兄弟两人一起观鸟,这非洲兄弟猛,竟然还有一个质量不太好的单桶望远镜。乌干达兄弟比我早来一个月,找不到志同道合者,颇寂寞了一阵,我来了,正好两人一起出去。

ICF面积很大,但参观者基本都集中在鹤类展区,观鸟道很少有人涉足,原因也简单,因为访客基本都是孩子和老人,虽然不乏有带着望远镜的,但都是冲着鹤而来,美国观鸟的地方多,ICF别的鸟种也没有什么特色,自然不会吸引鸟人为此前来,至多顺便看看而已。

因为知道我们喜欢观鸟,ICF的副主席Jim Harris昨天特地带我和乌干达兄弟出去了一个小时。Jim负责中国的项目,还有一个中国的妻子。此君观鸟已经基本不用望远镜了,靠听就辨认出了我们遇到的所有发声的鸟,并把每种鸟的叫声特色解释给我们听,可算超级鸟人,让人只有目瞪口呆的份。我们在逆光环境下用半分钟看一只杜鹃,这里杜鹃只有黄嘴和黑嘴两种,别的区别特征全被树叶遮住了。他说是黑嘴。我说根本看不清嘴的颜色。他说是啊,但黄嘴的嘴是半黄半黑,黑嘴的最是全黑,刚才那只鸟反射太阳光,颜色虽然看不清,但能判断只有一种颜色,所以是黑嘴。

李鹏 2007-5-30 11:41

他的地盘嘛~~当然没问题~~

主场优势!!!

2007-5-31 06:52

5月30日

今天参观的学生里有群比较特殊的人,他们是参与了ICF在美国,俄罗斯和中国开展的一个叫three white cranes, two flyway, one world 项目的学校,(关于这个项目的详细内容,请看http://www.trackingcranes.org/en/indexen.htm),我被安排介绍三种中国种群较大的丹顶鹤,黑颈鹤和白鹤。这是我第一次面对公众介绍,还是比较紧张,虽然内容已经很熟悉了。 我每天至少跟两场讲解,一周下来, 听了超过15场的介绍,针对这次讲解,我加了一些平时讲解员不涉及的内容。

养丹顶鹤的场地很有意思,竟然种了三棵松树,我问了好几个人,是不是因为知道中国传统对丹顶鹤和松树的认识而种的,都说不知道。因此我就加以引申,向学生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对丹顶鹤和松树的误解。我问学生为什么丹顶鹤不会和松树一起生活,孩子很聪明,知道丹顶鹤生活在湿地,没有松树。

在讲黑颈鹤的时候,我把ICF最新对黑颈鹤的调查结果融合的进去,今年一月份,ICF和西藏高原的鸟类学者对黑颈鹤考察,发现了更多的黑颈鹤种群,预计有11000只,而93年的调查只有5,600只,这个信息很有趣,在全亚洲水鸟水量总体呈下降趋势的情况下,黑颈鹤反而增加了,根据资料,我把原因简化成两点,一是保护得力,二是全球变暖有利黑颈鹤的生存,顺便涉及到全球变暖这一以前讲解员没有提到的话题。

白鹤我主要讲他们三个越冬地,其中中国的越冬地鄱阳湖占据了98%的种群,我问学生整个现象好不好,没有人回答。后来有一个学生回答说不好,因为过于集中了。再问为什么他们会这么集中,学生说,因为没有更合适的栖息地了。于是我强调了保护栖息地的重要性。

听了ICF的讲解,我发现他们非常注意强调保护湿地的重要性,让参观的人了解不是为了保护鹤而保护鹤,而是通过保护鹤的生存环境,进而保护更多的物种,让人类收益。应该说,这一思路还是非常先进的,这些小学的孩子能理解这样的知识,以后的眼界能不开阔吗?

每次参观鹤之前,讲解员都会介绍一些注意事项,比如,不给鹤喂食物,不招惹鹤,强调他们的野生属性。强调这里是鹤的领地,我们只是参观者,并且举例说,有20多人跑到你家里,在你家窗户上指指点点,你会高兴吗?孩子们都会理解地说:不高兴。他们也很遵守这些规则。我在上海动物园做过几次志愿者,我们的孩子和成人在动物园的行为,想必很多人都看到过。

还有一条注意事项是,强调孩子可以捡起鹤脱落的羽毛观察,但不能带回家,特别说明这是违法的。我不清楚具体的法律规定,但美国确实有专门的法律禁止人们在某一阶段捡迁徙鸟类的羽毛。让孩子从小就明白尊重法律的重要性,这也是美国教育的一个特色吧。

李鹏 2007-5-31 10:13

小孩还曼厉害的嘛~~~

我来解释为什么种了几颗松树。这和挂中国国旗一样,是为了迎接你呀~~~ :)

全球变暖有利于黑颈鹤的生存???

另外有处“丹顶鹤”应为“黑颈鹤”吧??

感谢风入松!!!

Simba 2007-5-31 13:45

是写错了丹顶鹤

全球(?)变暖不一定对所有的动物有害,总有一些会获利的。黑颈鹤可能在越冬地较容易觅食,短期内可能有利益。但长远来说,要是繁殖地也变暖变干,对它的生存可能也会有影响。

2007-6-1 12:33

今天是我休息日,但为了能学到更多,我还是跟着去了导游区,结果,我碰到了三位台湾来的游客,是父母来美国看望自己的女儿,选择了ICF作为游览的一个点。

我很好奇他们是怎么知道这里的,这是我第一次碰到来自中国的游客,还是散客,我相信单纯这里游览的中国人并不多。他们说也是朋友的推荐而来。女儿由于在美国定居,语言上不成问题, 父母在听导游的话就不容易懂了,我很高兴能有机会为他们做一次中文的解说。和多数不太了解鸟的人一样,他们对每一种鹤都有对应的中国名字感到惊讶。解说完了之后,我带他们去看关于鹤的幻灯介绍。但由于当时是一群低年级的孩子来参观,放的是给孩子看的那个片子。结束之后,我又向他们推荐了另外那个更为精彩的幻灯。父亲还有些犹豫是不是该看, 女儿说,好不容易来一次,不看别后悔哦!于是为他们三人单独看了一场。他们住在台北,虽然不观鸟,但说起台北的关渡公园和观鸟节,他们也都知道。我说以后有机会一定去台北看看关渡观鸟节,他们很热情的欢迎我,说到时候愿意做导游。

碰到他们,让我今天的心情一直很高兴!

今天还碰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很多浅颜色的鸟,都有深色的初级飞羽?谁能解释一下呢?

李鹏 2007-6-1 13:43

老乡见老乡。。。。。。。

張嘉穎 2007-6-1 16:47

很喜歡西敏哥哥所作的講解, 內容生動. 以前您也是這樣帶領學生的嗎?

能夠遇見同胞, 暢所欲言地跟他們傾談, 一定很爽吧!  :wink:

2007-6-15 10:59

6月12日

这几天教育部出了喜事,因为用于展览的两只美洲鹤孵出了一只小鹤。

其实这只鹤不是它们孵出来的,也不是它们的孩子。这事情说起来还有些复杂。ICF有专门的负责鹤蛋孵化工作的部门。因为这是那两只美洲鹤第一次孵蛋,怕它们不熟练,把蛋给弄破了,这事对没有经验的年轻夫妇来说经常发生。而美洲鹤是极度濒危的物种,整个北美,算上野生的和人工养殖的,也就570只左右,每个蛋都是宝贝,不能轻易损失。所以在蛋生出来以后呢,一般都会拿走。放上一只假的蛋进去,把真蛋用于人工孵化。在幼鹤出来之前,再把蛋放回去。而这次放回去的蛋,不是它们亲生的,而是另外一对鹤生的。这次是上午把蛋放回去,晚上就孵化出来了。

这件事对我实习的教育部门很重要,因为游客都喜欢看幼鹤,毛茸茸的很可爱,这是一个亮点,所以大家都在庆祝这个事。今年,不算上这一只,ICF已经孵化出了7只美洲鹤了,他们全关在专门的地方,游客是看不到的。但ICF还有个地方,可以通过摄像头观看工作人员如何饲养这些鹤。养鹤的过程极度复杂,也非常吸引人,都是我们在进行导赏的时候重点介绍的内容,这个等以后再介绍。

环境教育,不是单纯教育人家热爱环境,保护动物就可以了,你得让观众真正觉得环境值得热爱,动物值得保护,这才能起到教育的目的。这样就容易理解,为什么大家如此重视这只幼鹤,为什么要安装摄像头的原因了。这只鹤将一直生活在展览区,方便游客观看。今天晚上,快要下班了,一位老太太过来,专门要看这只小鹤,可见其吸引力。

这事让我想起了朱鹮。美洲鹤最少的时候只有15只,后来一点一点回升了。成为美国物种保护的一个典型。到处都是各种报道。咱们的朱鹮名气照理也不低,反正我从小就知道整个以为灭绝,后来又重新发现的物种。但长大以后,却很少看到这方面的报道,这次朱鹮异地保护算是多年来第一次看到关于它的新闻。

我没有去过陕西洋县,不知道那里是否有专门的针对普通游客的展览区,如果有,不知道是如何操作的。如果仅仅把朱鹮关在笼子里让大家看一眼,除了满足一下大众的猎奇心理,对培养公众对环境的热爱,怕是作用有限。

2007-6-17 11:35

6月16日

这几天是ICF顾问委员会的开会日子,一个印度的鹤类摄影展也在同时举行。摄影展的规模非常小,一件小屋子,摆了四个不同的主题,分别是印度的蓑羽鹤,ICF的创办人RON在印度拍摄的白鹤,一位印度研究者拍摄的黑颈鹤,以及ICF在印度实行的赤颈鹤保护项目。这对我的观念也是个冲击。ICF搞的摄影展,全体顾问委员会成员参加,创办人乔治也参加,却是这么一个小的规模。这和我们动辄以全国为号召是如此不同。并不是说规模小或者规模大哪个更好,也不是说美国人做的就比国内好,而是觉得,很多习以为常的东西,突然发现其实另外一种思路也不错,而这种另外的思路,在原来的生活里,自己一直想不到。这也是我在美国学习的一个很大的体会,所谓文化交流的重要性,想必这也是原因之一吧。

2007-6-17 11:36

2

2007-6-17 11:37

ron在印度拍摄的白鹤

白鹤在印度的种群已经于2002年消失了

2007-6-17 11:38

黑颈鹤

2007-6-23 06:37

6月22日

中国旅游团

今天接待了一批中国的游客,他们参加一个会议顺便参观ICF。

会议和环境有关,都是中国人。但我一直不清楚这个是什么性质的会议,60多人,参加者的来源也多样,有国内来的,也有在美国读书的。我开始的时候对这个团印象不太好,因为组织者和ICF联系的时候,要求免费。ICF作为非营利组织,游客参观费用是一项重要的收入来源,何况费用并不贵,作为团体,优惠价格也在6美元左右。你大老远从中国来机票花多少钱?

一年没有接触到那些国内游客的面孔了,真是一点都没有变。我碰到一个非常自以为是的家伙,他说,既然鹤类这么珍贵,那么就应该允许买卖,卖肉卖蛋,如果蛋和肉很珍贵很补的话,养的人就多,数量不就增加了吗?我说饲养和野外种群是不一样的。他大手一挥,有什么不一样,放到外面就是野生的了!这样的人在国内做和环境相关的工作,我不知道能做出什么来。

组织者的时间安排不太合理,他们在ICF只呆2个小时,其中还有半小时的午餐时间。按照正常的讲解顺序,看介绍的片子,看到所有的鹤一般要花1个半小时。而午餐时间半小时是不够的,因为,这么多人,单单排队,等到最后一个人拿上饭,也就半小时过去了。因此只能把讲解时间缩短,重点介绍和中国有关的几种鹤,而在美国最重要的,也是有幼鹤可看的美洲鹤却不在参观范围内。哎,有多少人知道他们错过了这个机会呢,其中大大多数人不会再来了。

当然,也和一些人相谈甚欢。还给两个人留了观鸟论坛的网址,不知道他们以后会不会来看。

离开ICF,他们要赶去另外一个很重要的湿地,而路上要花2个小时,在那个湿地只呆一个半小时,我不知道他们能看到什么。

参加这个会议的人,肯定有一些很有趣的,可惜没有时间和大多数人交谈。

后来发现,在我们的捐款箱里,出现一张100人民币的新钞,不知道是谁放进去的。 据说,这是捐款箱里第一次收到外国的钱。

2007-8-1 05:10

怀念FLAPPER

7月23日

Flapper 死了。

事情来得这么突然,一点预兆也没有。

早上我正带着一个公众旅游团的时候,接到鹤类保育部门的电话,说发现美洲鹤有些问题,现在他们正在处理,无法参观,让我不要带人过去了。

通话的时候游客都在旁边,听得很清楚。因此当我歉意地向大家说明的时候,大家都很理解,只是问我何时能看到美洲鹤——毕竟,这是美国最有名的鸟之一。我毫无把握地说,大概下午吧。

回到教育部门,得知是幼鹤出了问题,保育部的人发现他的喘息异常。中午的时候传来消息,它死了,因为呼吸道感染。

简直无法相信,Flapper,当它还在蛋中的时候就为所有人带来快乐的美洲鹤,在它五个多星期的时候,就这样离去了。我们甚至还来不及为它测试性别。当它孵化出来的第一天开始,我每天都会去看它,向游客介绍我们是如何孵化,如何饲养美洲鹤的过程,所有的人都乐意在那里多呆一点时间,看着它跟着父母到处觅食。它每走一小步,每扇动一下翅膀,都会引起别人的赞叹。无数人用自己大大小小的照相机拍摄它可爱的样子,可是,它却这样离开了。

我们把它的父母放回了展览区,它们发疯似的到处寻找自己的孩子,发出一阵阵悲鸣,让人听了无比心酸。这样的状态持续了几天,才渐渐平静下来。

现在我们为它们更换食物的时候都无比小心,因为它们异常暴躁,会攻击我们。

Flapper的照片仍然在我的桌面上,可是,永远无法再见了。

2007-8-18 07:04

有朋自宝岛来

8月16日

在ICF快三个月了,碰到过一些来自大陆、台湾、香港的游客,多是在美求学或者定居的。今天碰到两个来自台湾到美国旅游,专程过来游览的女孩子,这还真是第一次。

路过ICF的游客中心,被售票的Magie叫住,说有几个来自中国的游客,问有没有中文资料。她说没有,但有中国的导游(就是我啦)。于是过去一聊,原来是两个到美国来旅游的台湾宜兰的女孩,到威斯康星看望朋友,被朋友带到这里来游玩。正好他们在等待下午3点的游览轮到我是导游。

女孩子的英文水平不太好,但她们的美国朋友却操一口流利的普通话,于是出现奇特的一幕,我在用英文讲解,她们的美国朋友用中文翻译。两个人开朗活泼,一路笑逐颜开。

在美洲的展区,不仅要和鹤合影,也要和我合影。看到美洲鹤单腿独立,她们说台湾的动物园里看到一种头顶是红色的鹤也喜欢单腿独立,问我叫什么?我说,好多鹤都是头顶红色的啊。她们又说,身子也是红色的。我明白了,原来她们说的是火烈鸟,台湾叫火鹤。两个人睁大了眼睛:火鹤不是鹤吗?哇!这次真没有白来,学到了新东西。

可惜她们来的这一天,正逢展区检修,大部分的鹤都被关在屋里没有看到。我心里挺内疚的,这么远跑过来,也许以后就不会再来了。为了尽力弥补这个损失,我尽量讲解的详细些,又带她们去看教育中心和图书馆。在路上看到一棵果实累累的李子树,两个人又欢呼雀跃地去摘李子吃。

到分别的时候,我说,也许以后我会去台北参加关渡观鸟节呢。她们说,好啊好啊,你来我们接待你。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提问或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