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大家介绍一个河北的鸟类自然保护区──海兴湿地。海兴湿地是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一个突出的、重要停歇地,也是鹭类、鴴鹬类鸥类等一些水鸟的重要繁殖地,以及鹤类和雁鸭类的重要越冬栖息地。主要营树栖生活的雀形目鸟类相对较少,而鴴形目和雁形目等水鸟占有较大比例。
海兴湿地资源现状
1、地理位置
海兴湿地位于河北省海兴县东部,地位北纬37°56′10″至38°17′31″,东径117°20′03″至117°58′09″之间。距县城5公里,东临渤海,靠黄骅大港,南隔漳卫新河隔海相望,湿地面积29330公顷。海兴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面积16800公顷,全县总面积77553.3公顷,湿地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38 %。临渤海、靠京津的位置,使海兴县成为沿海开放的前沿,近几年经济发展很快。但同时也面临着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和城镇化所带来的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威胁。因此,必须尽快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湿地恢复。
2、地质地貌
海兴湿地地处渤海湾西岸,属于河北平原东部运东平原的一部分,总体地势低洼,起伏不大。湿地地貌总趋势为西南部较高,东北部略低,坡降为1.2/15000。海拔(黄海高程)在1.0— 3.0米之间。现代地貌的基底是太古代形成的结晶片岩、花岗片麻岩和混合岩。
海兴湿地区域内部地貌差异较大,由于河道、沟渠纵横交错,形成了微波起伏的地貌特征,主要地貌类型有:
(1)、河流:湿地地势低洼,河流众多。北部是素有“九河下梢”之称的大口河,南部有漳卫新河,中部是宣惠河、淤泥河、大浪淀河,北部是六十六排干渠。
(2)、河间洼地:河床两侧为古河道遗迹,沉积层较厚,地表多粘质碱土和洪积粘土,较大型的洼地常年积水,有的仅夏季积水,冬春干涸。
(3)、沼泽:杨埕以北宣惠以南地区,原是第四纪以来贝壳和泥沙在海潮的顶抵下沉积下来围成的泻湖。为了排泄和灌溉需要,围堤修筑了2400公顷的水库——杨埕水库。
(4)、山丘:湿地以西有第四纪火山活动遗留下灰的连片分布的低矮山丘,由火山碎屑物质堆积而成,最高处海拔达36米。主要山体有小山(古称马骝山)和磨磨山(也称末末山)。素有“富小山”之称。
(5)、海岸和岛屿:湿地东临渤海,海岸线29.5公里,北部有一宽9公里的大河口,称大口河。地质历史上经历多次海浸、海退,海水从此开口处大量涌进、退出,侵蚀成一个巨大的潮沟和一系列小潮沟。由于潮沟伸入内陆,腹地宽广,形成大面积的淤泥质海滩。南部漳卫新河入海口、大口河岛、汪子岛、高坨子岛个岛屿,其中灰台子、葫芦头子、冯家屋子3岛表面粘质潮土,重度盐碱,植物很少,是海鸟天然的栖息场所。小王庄岛海拔较高,表层有机质丰富,土壤发育良好,植物生长茂盛也是海鸟聚集的地方。
3、气候
海兴湿地属于暖温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因临近渤海,具海洋性气候特征。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春季干燥多风,夏季高温多雨,秋季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少雪。
年晴天日数平均252天;年均日照百分率63%,5月份最高为68%。年平均日照时数为2718.8小时,最多为3514小时(1984年),最少为2314.5小时(1985年)。农耕期(≥0℃)日照时数为2142.1小时,占年均日照总数的79%,作物生长活跃期(≥10℃)日照时数为1652.9小时,占年均日照总时数的61%。年均辐射总量为124.7千卡/平方厘米。根据海兴县气象局1966—2000年35年的气象资料记录,该地多年平均气温12.4℃;月平均气温最低是1月份,为-4.2℃;最高是7月份,为26.6℃(如图1-2)。极端最高气温40.6℃(1988年6月13日),极端最低气温为-21.2℃(1990年1月31日)。初霜日一般10月18日前后,终霜日在4月1日前后,无霜期平均193天。
海兴湿地多年平均降水量为558毫米(1966—2000年),7、8月降水集中,往往造成夏涝。冬季降水最少,最小年降水量221毫米(1968年),最大年降水量是最小年降水量的4.6倍,因此旱涝灾害频繁。
湿地年均地温为14℃,各月平均地温以1月份最低,为-4.4℃,冬季各月均0℃以下,历年地温极端最低值为-28.8℃,全年地温最高在7月份,月平均地温为29.9℃。
本区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为63%。其中1990年紧大,为70%,1968年最小为57%。一年之中,春季相对湿度最小,尤其是4、5月份,为53%,是全年湿度最小月份。冬季相对湿度继续下降,至1、2月份稳定在60%左右。湿地年平均蒸发量为2096毫米。1985年蒸发量最小,历年各月平均蒸发量以冬季为最小,尤其是1月份,只有52.4毫米,12月份次之,为56.3毫米,2月份随着所温升高,蒸发量不断增大,达到73.3毫米。春季受日照、气温、风的影响,蒸发量急剧上升,3月份为159.3毫米,6月份蒸发量最大,历年平均蒸发量为334.1毫米。
4、水文
海兴湿地,河渠、洼淀较多。较大河渠有5条,自南而北依次为:漳 卫新河(省界河)、宣惠河、淤泥河、大浪淀排水渠和六十六排干渠(县界河)等。湿地中部宣惠河、淤泥河和大浪淀排水渠汇合后称板堂河,向东北流过约5公里后,再与南面的漳卫新河、北面的六十六排干渠汇合,形成喇叭形向海敞开的大河口,称大口河。河道之间分布着大大小小的洼淀和小沟渠。其中又以杨埕水库面积最大,占地2400公顷,最大蓄水量3600万立方米。
海兴湿地地处渤海西岸,为滨海冲积海积平原一部分,因此总体上地下水矿化度较高,区域上属于咸水区。整个湿地仅杨埕水库及其以南地区地下水矿化度较低,矿化度2—3克/升,特别是夏季接受大量地表水补给,地下水矿化度在2克/升之下,水质良好,芦苇等植被生长旺盛。杨埕水库以北,宣惠河两侧广大地区已开辟为盐场,地下水矿化度很高,均在3克/升以上。
5、植物资源
海兴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水域辽阔,陆地面积小,而且低洼盐碱,所以耐盐碱的陆生植物、潮湿环境的湿生植物、以及各类水域环境的水生植物非常丰富。根据调查考证,收录海兴湿地野生植物共计146种,分隶于47科、113属,保护区植物以草木植物为主。分布着白刺、芦苇、碱蓬、柽柳等盐生植物,以芦苇、碱蓬为优势种。杨埕水库南部周边区域,地表含盐量减少,有机质增加,分布 着以盐地碱蓬、灰绿藜、硷茅、白茅等为优势种的港坡植物,多为一年生草本植物。在水库、鱼虾养殖池及盐田水汪,分布 着大量沉水植物,以轮叶狐尾、狐尾藻等为主。水库中的挺水植物主要是芦苇和达香蒲。
海兴湿地共有维管植物47科、113属、146种,其中蕨类植物只有1科、1属、2种;裸子植物也只有1科、1属、1种;被子植物最丰富,有45科、111属、143种,其中双子叶植物37科、90属、116种,单子叶植物8科、21属、27种。在杨埕水库及其南部的周围区域分布 有较多的河北省重点保护植物——二色补血草,是良好的干燥花原料。
此外,湿地外围是农业和林业种植区,主要是有枣、苹果、梨等果树和小麦、玉米、高梁、棉花、大豆、花生、油菜、甘著等农作物,以及白菜、茄子、番匣、辣椒、南瓜、茴香、韭菜、菠菜、香菜、萝卜等蔬菜。
6、鸟类资源
海兴湿地和鸟类自然保护区,独特的地理位置,复杂多样的生态环境,丰富的食物资源,使这里的鸟类非常丰富。由鸟类环志回收的初步结果、鸟类的多样性以及具有国际重要意义鸟类的数量,都证明海兴湿地是东亚—澳大利亚鸟类迁徙路线上一个突出的、重要停歇地,也是鹭类、鴴鹬类鸥类等一些水鸟的重要繁殖地,以及鹤类和雁鸭类的重要越冬栖息地。初步查明这里分布着237种鸟类,每年春秋迁徙时在此停歇觅食的鸟类多达百万余只,丰富的鸟类资源成为本保护区的显著特点。由保护区的鸟类组成来看,主要营树栖生活的雀形目鸟类相对较少,而鴴形目和雁形目等水鸟占有较大比例,这与该区域多水域而少林木的生态特点相吻合,凸显了本保护区的湿地特色。依据鸟类的季节成留及迁徙活动情况,可分为留鸟、旅鸟和候鸟,候鸟又分为夏候鸟和冬候鸟等季节生态类群。保护区有夏候鸟62种,占保护区鸟类总数的26.6%,主要是鴴形目、雀形目和鹳形目的鸟类、分别占保护区夏候鸟总种数的30.6%、显了本保护区的湿地特色。冬季由北方迁来越冬的冬候鸟24种,占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10.3%,是保护区鸟类多样性最低的季节,其中雀形目11种和雁形目8种分别占冬候鸟总种数的45.8%和33.%,二者合计占冬候鸟总种数的79.1,是冬候鸟中的优势类群。春季北迁繁殖和秋季南迁越冬时经过保护区的旅鸟种类最多,有121种,占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51.9%。春季除旅鸟和留鸟之外,还有迁到的夏候鸟。秋季除旅鸟和留鸟之外,还有尚未迁走的夏候鸟。所以春秋两季是保护区鸟类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季节。
在海兴湿地的237种鸟类中,古北界鸟类最多,有163种,占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70%,以旅鸟和冬候鸟类为主,代表种类有东方白鹳、大天鹅、灰鹤、燕雀等。其次是广布种鸟类49种,占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21%。见种类有大白鹭、松雀鹰、普通翠鸟、金腰燕等。常见种类有池鹭、董鸡、白头鹎等。海兴湿地面积辽阔, 生物多样性资源丰富,不仅为大批旅鸟鸟提供良好的暂栖觅食生境,而且是许多鸟类适宜的繁殖场所,特别是在广阔的湿地生境类型中,形成以地面的芦苇中筑巢为主的繁殖鸟类群/夏候鸟组成,计有88种,占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37.8%。比较常风孤主要繁殖鸟类有骨顶鸡、四声杜鹃、大山雀、树麻雀等。海兴湿地有4种我国鸟类特有种,即中华秋沙鸭、白头鹎、震量鸦雀等,占保护区鸟类的1.7%。海兴湿地分布的小鸦鹃等为河北省鸟类新纪录种,震旦鸦雀为河北省东部鸟类新纪录种。
本保护区有19种鸟类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占保护区237种鸟类的8.2%。依据1988年12月10日国务院批准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本区237种鸟类当中,属国家一级保护鸟类有东方白鹳、黑鹳、中华秋沙鸭、金雕、丹顶鹤等7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3%;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鸟类等有33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14.2%。
本保护区属于河北省重点保护鸟类的有15种,占保护区鸟类种数的6.8%。被列入附录一的种类有5种,被列入附录二的有24种,属于附录三的种类有6种,在海兴湿地中被列入《濒危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3个附录中的鸟类35种,占本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15%。加强对这些鸟类的保护,可为该公约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条件。列入《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的81种,在本保护区有46种,占协定保护种数的56.8%,占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19.7%;《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澳大利亚政府保护候鸟及其栖息环境协定》中规定的227种保护鸟类中,在本保护区有133种,占协定保护种数的58.6%,占保护区鸟类总种数的57.1%;这充分表明海兴湿地是执行以上两项国际双边保护协定,实践政府承诺的重要地区之一,加强对本区鸟类的科研、监测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国际意义。
7、其它野生动物资源
海兴湿地水生浮游动物38种,底栖动物45种,鱼类59种;陆栖无脊椎动物中蛛形纲1目、10科、20种;昆虫纲动物12目、89科、185种;陆栖脊椎动物4纲、25目、69科、265种,其中有鸟类237种。这些动物除了在维持保护区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保护生态平衡发挥着重要作用外,还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科学研究价值。本区盛产的三疣梭子蟹、对虾、毛虾、梭鱼、海蜇被称为海兴的“五大名鲜”,闻名全国,;此外,黄鼬是重要毛皮兽、草兔可提供肉食,是重要狩猎对象,雁鸭类资源更为丰富。许多动物资源具有广阔的开发前景。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提问或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