飒飒秋风海天中那飘渺的羽影——黄嘴白鹭东亚珍稀水禽
这是给中国国家地理的文章,发表在2008年的12期,放在这里给自己一个纪念吧,因为发表的文章是有删改的.
一、飘渺的羽影,漫漫迁徙路
9月21日,秋分以后,阵阵的秋意终于把“秋老虎”扑面的暑热甩在了身后,北京城以及整个华北地区早晚间有了丝丝的秋凉。由北京出城上北京-沈阳的高速公路,空旷的山野秋景已现端倪:路旁农田的玉米已经在收割,苍绿的杨树、榆树伶仃有一片两片金黄的旗帜招摇在枝头;间或有一树深红的山揸,密密乍乍的果实散发诱人的酸甜。远处绵延的燕山正在悄然换装,东西向游走的绿色苍龙点缀了暖色调的红的黄的橙色的鳞甲,被秋光勾了金边,在碧蓝如洗的晴空下熠熠生辉。
在寒风呼啸、冰封雪盖之前,北方最美丽的季节到来了。斑斓的秋色如撒进水中的彩墨在辽阔的天空不断地晕染扩大…我们一路向东向北走去,窗外的秋色越来越浓重,秋景色越来越漂亮…
车子过锦州驶向盘锦,前面的辽河平原豁然开朗,无边的芦苇荡一望无际,轻盈的芦苇花穗在风中飘荡翻卷——是谁抖出这么一匹宏观壮丽的绸缎,高雅闪亮的玫瑰灰一直从我们的脚下铺到了天边。一方方的水稻田,金黄的稻谷收割成捆晾晒在田间,与玫瑰灰的芦花相间相融,构成辽河平原最美丽的早秋景色。
当我们的车由营口向着大连继续向前,平坦如坻的辽河平原渐渐由山前的丘陵代替,起伏不平“波浪”上苹果、红枣、柿子各色的果树构成了“彩色的海洋”向着蓝色的大海延伸。每一种果树,每一棵树都沉甸甸地承载着丰收的喜悦。
秋天是收获的季节,秋天也是美丽的季节。但是我们在美丽的秋色中匆匆而过,心中惦念最紧却是鸟:对于北方的鸟,尤其是东北地区的留鸟,秋天意味着寒冷来临和食物缺乏。而对于那些向南迁徙的候鸟,秋天意味着千里跋涉,甚至就是意味着死亡…
大连庄河石城乡的行人坨子,这个夏季鸟儿的繁殖园地,已经是冷冷清清,只有少数的黑尾鸥在岛上的陆地蹒跚,在大海之上的空中盘旋着凄厉地叫……在庄河附近的海滩上落潮之时栖落众多的水鸟,它们大多来自远方,在这里补充体力后继续向着南方迁徙。
而此时夏季在岛上栖息繁殖的黄嘴白鹭踏上了遥遥的迁徙之路。黄嘴白鹭为典型的候鸟,夏季它在我国东北繁殖,秋天来临它们成群结伙向着我国西沙群岛、菲律宾、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等地迁徙,在那里的沿海岛屿、海岸、海湾、河口及其沿海附近的江河、湖泊、水塘、溪流、水稻田和沼泽地带度过寒冷的冬天后,春天再飞回北方它们繁殖地。
二、我们的“唐白鹭”
对于白鹭每个中国人都不陌生,纵然你没有见过其鸟,也会读过描述它的诗歌:唐 郑谷“闲立春塘烟淡淡。静眠寒苇雨飕飕。渔翁归后沙汀晚。飞下滩头更自由。”唐杜牧:“雪衣雪发青玉嘴。群捕鱼儿溪影中。惊飞远映碧山去。一树梨花到晚风”。宋代徐元杰“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风日晴和人意好,夕阳萧鼓几船归”。尤其是唐杜甫“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诗句家喻户晓,老幼皆知。白鹭以鱼为主要食物,所以有鱼群的溪流、稻田、鱼塘常能看到白鹭,甚至是海边也可能看到。牠们成散群进食,也常与其他鹭种混群,夜晚成群飞回栖处,集群歇息于树上。
因为白鹭"全身羽毛洁白无暇我国古人称之为“雪客”或“雪不敌”。不过古人所说的白鹭在现今中文名实际为四种鸟:大白鹭、中白鹭、白鹭、黄嘴白鹭。
这四种白鹭形态都有几分相象,其中大白鹭、中白鹭、白鹭三种白鹭顾名思义,在形体大小上有区别,他们的分布也有不同,中白鹭、白鹭分布在中国南方,北方比较难见到。大白鹭繁殖于黑龙江及新疆西北部,秋天才迁徙到南方越冬。
黄嘴白鹭是这几种白鹭中最漂亮的,尤其是到了繁殖期黄嘴白鹭的颈项和后背披挂细细长长饰羽,在它的胸部和头部长出一根根蓑羽,当它求偶舞蹈时饰羽、蓑羽美丽非凡。
我曾经采访过中国科学院的鸟类学家雷富民。他领导的科研团队多年来一直在关注和研究黄嘴白鹭。雷富民博士说:黄嘴白鹭拉丁名:Egretta eulophotes 英文名:Chinese Egret属于鹳形目的鹭科,跟朱鹮和琵鹭是同属一支的表亲。在台湾它被称做“唐白鹭”(“Chinese egret”)。唐就是指的中国。它主要分布在中国,繁殖在俄罗斯的远东地区,朝鲜、韩国和中国的东部地区。越冬地主要在菲律宾、马来半岛、新加坡、苏门答腊、越南等地。1976年中国鸟类学家郑作新报道黄嘴白鹭在国内分布于东北的旅顺、鸭绿江、山东青岛、江苏东海、沙卫山岛、浙江、福建、广东、海南岛、西沙群岛以及台湾等地。
雷博士说黄嘴白鹭曾经是南部沿海地区常见的夏候鸟,随着栖息地的日渐缩小,人为的干扰,黄嘴白鹭在人类的不经意中减少、再减少。黄嘴白鹭也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濒危的珍稀水禽1990年和1992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的亚洲隆冬水鸟调查,1992年在中国见到143只,在东南亚见到448只,总计591只。数量稀少,分布区域狭窄,被列入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ICBP)世界濒危鸟类红皮书。黄嘴白鹭(Egretta eulophotes)是全球性受威胁的鸟类,被列入中国和俄罗斯的红皮书内,在亚鸟类红皮书内被列为易危种。后来黄嘴白鹭的情形似乎要比1992年调查统计的数量要乐观一些,据2001年的报道全世界黄嘴白鹭的总体数量估计在2600—3400只左右,其中,俄罗斯100只,朝鲜900—1300只,南韩600—1000只,中国1000只。我们在本文说“似乎乐观”而不是“肯定乐观”因为我们并没有对黄嘴白鹭的整体生存状况作出全面的调查评估,只能推测!在中国对黄嘴白鹭的科研保护工作作的还很少.
1999年雷博士在在辽宁的长山列岛的一个小岛——石城乡的行人坨子,发现了最大的黄嘴白鹭的繁殖种群。他本来是去寻找黑脸琵鹭在中国的繁殖地。没曾想,那个只有两巢繁殖黑脸琵鹭的小岛上却集中了众多的黄嘴白鹭的繁殖群——中国最大黄嘴白鹭繁殖种群。同时,鸟类学家在长山列岛和其它岛屿、坨子也发现了有黄嘴白鹭的繁殖种群,而周围尚有许多类似的大小岛屿与坨子还没有进行过鸟类考察,因此中国鸟类学家非常乐观的推测在长山列岛不仅聚集着是中国最大的、甚至是国际最大的黄嘴白鹭的繁殖种群。由此再往下推测:我们中国很可能拥有全球最大的黄嘴白鹭的繁殖种群,其数量可能远远超过1000只。这个合理的推测唤起我们中国人一贯自以为的“地大物博”的自豪感,但同时也感到中国人对保护黄嘴白鹭应该肩起更多的责任。
1999年,雷博士科研团队成员,中国科学院鸟类研究所的鸟类科研工作者尹祚华,第一次来到行人坨子观察记录黄嘴白鹭繁殖情况。当时黄嘴白鹭有100对左右,平均每窝的成活率为2只幼鸟。幼鸟的成活率不高的原因是:黄嘴白鹭产卵后,当地的老百姓常常上岛捡拾鸟卵。黄嘴白鹭不得不下第2窝卵,孵化时间后延,正赶上夏日的酷热,卵的受精率和孵化率下降,影响到出雏率和幼鸟的成活率。2001年尹祚华再次对行人坨子繁殖期的黄嘴白鹭进行统计:黄嘴白鹭的繁殖种群约150对,(附近的元宝坨子还有60对),平均每窝成活3只,比1999年的成活率有所增加,主要原因在于2001年对行人坨子进行了专人看护,减少了人类对黄嘴白鹭繁殖的影响。
雷博士说:黄嘴白鹭的数量在全世界迅速减少的原因有主要的三点:一是是19世纪末人们采集、买卖黄嘴白鹭的丝状羽毛,大量捕杀黄嘴白鹭,使得黄嘴白鹭的数量急剧减少,至今不能恢复元气。二是在黄嘴白鹭的繁殖产卵季节,赶海的渔民及外地游客经常上岛观光和捡拾鸟卵,使黄嘴白鹭无法完成繁殖活动,;三是沿海滩涂养殖业的发展和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特别是繁殖地及湿地的过度开垦和越冬地的海岸开发,使黄嘴白鹭的栖息地遭受严重的破坏。
三、石城乡的形人坨子,黄嘴白鹭的夏季家园
石城岛是黄海北部的长山群岛中的一个美丽的小岛,行人坨子在它的东侧海域中,是一个地图上从没有标记的岛,因为它太小了,面积约0、25平方米。无法想象鸟在这个小小的地方在利用土地上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不可能再增加一对鸟和一个巢窝了——正象人对土地的利用!但是鸟与人类对土地的利用有根本不同的性质:人侵占了野生动物的家园,毁坏了自然生态的平衡;而鸟无家可归,躲在了这一处弹丸之地,艰难而又顽强的延续自己的一支血脉!尚若鸟也能服从人的管理的话,那些各处海岛常见的鸥类鸟何必跟珍稀的黄嘴白鹭和黑脸海鸥与游隼争抢地盘呢?
岛的一面坡地长着半米高的草和低矮的灌木,另一面是累累的裸岩,寸草不生。每年夏季这个处于北纬3931,东经12302,最高海拔46米的小岛吸引了30余种数千计的鸟儿在这里繁育后代,岛上最多的鸟儿是各种海鸥——棕头鸥、黑尾鸥、银鸥、黑头鸥等,它们是岛上的“优势民族”。在岛的阳面寸草不生的累累裸岩中,悬崖的凹处到处是海鸥的巢窝,那巢搭得极其简陋,而且一点也不遮风挡雨,它们的巢暴露在晴空之下,毒辣的太阳和来去无棕的风雨都能够随意袭击刚出生的幼鸟。而在岛上筑巢繁殖的一对蓝矶鸫可以算得上是岛上的“少数民族”了。它是一种美丽的中型鸣禽,约有成人的一个拳头大,雌雄各着不同的羽衣:雄鸟一身缎子似的钴蓝色羽衣,好象夜空的蘩星闪烁耀眼的的银辉;雌鸟的羽衣比雄鸟暗淡、朴素,上身每一片灰蓝色的羽毛镶着黑褐色的羽缘,下身棕白色的羽毛缀以黑色的波纹斑块。它们喜欢栖息在山地的累累岩石间,不知道它们小小的身量怎么能储存足够的能量飞越千里海面。它们也是岛上唯一的高音歌唱家,歌声清脆悦耳仿佛悠扬的笛音。
一对游隼在这里找到了一个岩石的缝隙作了新生游隼的生命摇篮——在别处游隼通常在树上筑巢,而且最会旧物新用把喜鹊弃置的旧巢作自己的新家。游隼尽管是空中搏杀的斗士,作父母却是柔情而又细心,它的巢窝一点都淋不上雨,巢窝里铺垫着柔软的细草鸟羽。
黑脸琵鹭的巢窝建在坨子的制高点,那儿嶙峋陡峭的悬崖上有两丛低矮的灌丛,黑脸琵鹭慧眼独具挑中了这岛上极为难得的地方——既险峻有安全保证,又有一点植被能够为新生的幼鸟遮挡骄阳。
在形人岛上的弹丸之地集中了中国黄嘴白鹭最大的繁殖群,约400余只。它们于4月份从越冬地来到岛上交友、成亲、产卵、育雏。跟黑脸琵鹭不同,它们的巢就建小岛阴面地面上的草丛里,极个别的鸟有幸将巢建在低矮的树枝上,因为岛上没有高大乔木。而在中国的其它地方黄嘴白鹭的巢是建在树木上的。黄嘴白鹭的巢在地面挤挤挨挨的几乎没有插足之处,就象我们在青藏高原上许多鸟岛看到的集群繁殖的斑头雁和和棕头鸥一样,一个个开放的巢窝铺满了地面。(在我们一面庆幸鸟儿在遥远的海岛找到自己繁殖的家园——为此它们甚至改变自己的一些习性来适应生存面临的新问题的,一面也要意识到在中国诺大的土地上适宜鸟儿生存的地方越来越少了,人足所践之地、人力能及之处就成了鸟儿以及所有野生动物的苦难家园。)雌雄黄嘴白鹭共同用蒿子杆搭建孩子生命的摇篮。每窝产4-6枚卵,卵为晴朗夜空似的淡青色,孵化期为21—23天。
不知道是岛上拥挤的居住情况给黄嘴白鹭生存和心理造成压力,还是它们天生就好斗,逞强,黄嘴白鹭家庭间、个体间总是充满了火药味,一句不和,拳脚相见!有时是孵卵育雏的鸟妈妈为了保护自己的后代,对入侵者——很多时候也不是他人有意的侵犯,好奇,或者就是空间不富裕,一个不当心就踩着“三八线”了,横眉冷对,嗷嗷有声加以警告,紧接着尖喙如剑没头没脑的乱劈,双翅上下拍打呼呼有声,仿佛一记记霹雳掌,头后的冠羽如怒发冲冠一根跟竖立,颈后的饰羽和胸前的饰羽如团扇张开,丝毫不乱;有时是地面站立一排黄嘴白鹭,对那天空中徐徐下降的黄嘴白鹭齐声哄赶,冠羽翻飞,以造声势,以至天空中的黄嘴白鹭许久找不到一处降落之所。有时黄嘴白鹭跟岛上的多数民族海鸥也有争斗,争领地、护巢,你来我往,各有高招。但是总是黄嘴白鹭胜上一筹,赢多退少。
面对岛上吃肉一族的猛禽游隼的进攻,黄嘴白鹭和海鸥却是连手作战,众鸟群战,逼得游隼寡不敌众,抱头鼠窜。有一次由于游隼的惊扰黄嘴白鹭的一只幼鸟失足掉近海水中。这一下游隼可是犯了众怒,几乎所有的成年的黄嘴白鹭都飞上了上空,有的解救水中的小鹭,有的围着那闯祸的游隼纠缠不休,嘎嘎大叫。众多的海鸥也“路见不平,拔刀相助”,加入到黄嘴白鹭的讨伐中去。事情最后当然是以游隼的落荒而逃结束——也许游隼用鸟语向众海鸥赔礼道歉,所以才有了以后黄嘴白鹭、海鸥与游隼相安无事的局面。“生物学家大多认为动物都是通过自然选择过程进化的。表面上看是一种无情的生存竞争,弱肉强食,优胜劣汰,适者生存;除此而外,我们还发现了合作,照顾和供养同类。”的确如果没有人类的干扰,这个世界该是多么的丰富多彩和生机勃勃!
2003年,行人坨子上的黄嘴白鹭繁殖鸟数量锐减。附近的渔民上岛居住,在岛上修了路,建了房子,甚至竖起两个高大的呼呼作响的风力发电机。远路迁徙而来的黄嘴白鹭无法适应转动不止庞然大物,在风车的附近没有一个鸟筑下自己的巢。对鸟来说,弹丸之地的岛更拥挤了。许多的黄嘴白鹭没有地方安下孵育新生命的摇篮,失去了一年之中唯一的繁殖的机会。所幸的是当地的政府部门了解到这个情况以后,果断的作出决定:拆掉房子和风车,岛上的人全部离开。
2004年以后至2008年行人坨子上的黄嘴白鹭数量每年大约是400只左右。而且这几年人们在附近的元宝坨山、东长岛高山岛、山东荣成的海驴岛有大连的旦砣岛也发现了数量不少的黄嘴白鹭。
四、“变脸绅士”—— 黄嘴白鹭”
春天,黄嘴白鹭从各地的越冬地迁往行人坨子。黄嘴白鹭从越冬地迁来岛上至繁殖的后期,形态会有很大的变化。当它们刚迁来岛上时,它们长长的尖喙是橘红色,颜色艳丽。眼先至嘴基裸部为深蓝色,有白色的羽冠,跗蔗黑色,脚趾黄色。到了繁殖后期长长的尖喙由橘红色变为橘黄色或黄色,有的嘴上还长有黑斑,眼先至嘴基裸部由深蓝色变为淡蓝色。在非繁殖期,黄嘴白鹭头后没有冠羽,嘴是黑色。
或许是因为路程长短不同,或许是因为个体间的体力差异,它们并不是同时到达繁殖地,因而营巢时间的有前有后,产卵时间也有早有晚。大部分的黄嘴白鹭5月中、下旬产卵,雌鸟产下第一枚卵以后就开始坐巢孵化,孵卵时雌雄白鹭轮换坐巢承担孵化工作,孵化期为21—23天。刚出生的雏鸟嘴是黄色,喙的端部是黑色,皮肤肉粉红色——几天后变为乌灰色,跗踬和脚是蓝灰色,虹膜黑色,浑身稀稀疏疏的白色绒羽。
5月底在行人坨子已经可以见到刚刚孵化出的雏鸟,但是大部分的窝巢还是在6月中旬出雏。由于各个窝巢的雏鸟总是陆陆续续破壳,所以这个时候可以看到处于不同日龄发育阶段个头差异很大的黄嘴白鹭的的雏鸟。雏鸟出壳,依旧是雌雄鸟轮流觅食喂养,一只留在窝里抱窝育雏,另一只出去觅食。每天喂食4次,育雏后期每天喂食2次。亲鸟喂雏先将食物吐出由雏鸟自己争食,经常就有雏鸟为了争取食物彼此打斗起来。7月初,已经可以看到离巢学飞的雏鸟,大部分的雏鸟都在7月下旬才能离巢。经过30—35天的喂育,雏鸟几乎与成鸟的个头差不多了。只是尾羽稍稍短一些,嘴黑色,颈后没有父母那一缕美丽飘逸的冠羽。在最初习飞的日子, 爸爸妈妈经常嘴里叼着鱼虾在前面,逗引着翅膀不太坚实的小黄嘴白鹭一步步地离开平地,走向陡崖,鼓足勇气振动双翅,起飞。当小黄嘴白鹭能够飞翔一段距离后,它们跟随着父母集成小群在沿海的滩涂、码头、虾池觅食。渐渐地,当年出生的幼鸟已经飞行自如,也学会了自己觅食,8月下旬-9月上旬成群结伙的黄嘴白鹭离开庄河附近的海滩,沿着辽阔而漫长的海岸线向着南方迁徙,飞往温暖的东亚热带地区。
不知道它们一路会遭遇什么样的艰难险阻:它们曾经年复一年飞过停歇的海岸已经面目全非,曾经觅食的海滩盖上了高楼大厦,或者完全成了“人的领地”;
曾经飞过的天空架设了高压电线,更猝不及防的是在它们迁徙的路上有人类安置下的捕鸟的网……当它们千辛万苦到达目的地,马来西亚,印度,海南岛等等热带地区的湿地。等待它们的也许是更大的意外,因为在这些地区因为气候和人类开发的原因很多湿地都在消失或者减少和恶化……
无论如何,我们都要尽最大的努力,保护住黄嘴白鹭在中国的夏季家园。等到明年的春天,我们仰望天空期待着那飘渺的羽影按时归来,再次入住它们在中国的夏季家园,行人坨子。
图片为庄河摄影师于开今摄影
其他涉禽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提问或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