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隼(Falco rusticolus)是一种非常美丽的猛禽, 汉语根据最早命名它的女真名称音译为"海东青"。《本草纲目》中记载:"雕出辽东,最俊者谓之“海东青”"。
矛隼(Gyrfalcon)体长56~61厘米,体重1310~2100克,属于中型猛禽,也是体型较大的隼类,羽色变化较大,有暗色型、灰色型。在冰岛少数冰天雪地的高寒地区,矛隼为了适应环境还会出现遍体洁白的个体,因此又叫白隼。
矛隼栖息于寒温带的森林地区,主要以野鸭、海鸥、雷鸟、松鸡、岩鸽等各种鸟类为食,也捕食中小型哺乳动物,还可以对付鹿这样的大型食草动物,捕猎时飞行的速度非常快,矛隼的名字就源于飞行中的它像掷出的矛枪一样迅疾无伦。
矛隼的繁殖期为每年5~7月。巢建在悬崖上,有的时候也会占用其它大型鸟类的巢。雌鸟每窝产卵3~4枚,偶尔有少至2枚和多至7枚的情况,卵重70克左右,颜色为褐色或赭色,具有暗褐色或红褐色斑点。孵卵工作通常由雌鸟承担,雄鸟偶尔也参与,孵化期为28~29天。雏鸟大约46~49天后才能离巢。在繁殖期间亲鸟雌不离雄,雄不离雌,经常合作捕获猎物,这样提高了捕猎的成功率,有助于幼鸟的成活和健康,幼雏2~3岁左右性成熟,寿命约25年。
矛隼最大的特点是极其善于擒拿天鹅,它先扶摇直上钻入万米云霄(天鹅是飞得最高的鸟,30公斤的体重看似笨拙,但是它一般不会低于万米飞行),然后占据制高点调准角度扑向天鹅的头部,骑在天鹅脖子上控制住方向和角度使天鹅迫降,这样比它大十几倍的天鹅就任它宰割了。记得初中学历史时,曾经在书上见过一件叫做"海东青捕天鹅"的女真族玉器(很怀念那个时代,也很怀念那时年少轻狂的吴下阿蒙)。
正是因为海东青善捕天鹅,所以这种鸟有非常特殊的历史意义,曾经引发过民族间的殊死战争。在北宋末年的时候,东北地区崛起了一个游牧民族--------女真(也就是后来的满族),杰出的领袖完颜阿骨打就是后来烜赫一时的金国的创始人。不过最早的时候女真还只是辽的一个附属国,最后一代的辽天祚皇帝是个彻头彻尾的败家子。辽国经常欺凌弱小的女真,两个民族之间的仇恨日益加深。
像契丹、蒙古、女真这样的游牧民族,畋猎是维持生计必不可少的重要活动,但是偏偏只有女真族人善于训练海东青之类的猎鹰,于是辽国就向女真强征海东青,无端欺凌弱国。
本来矛盾还不是很激化,可是世上的问题一旦归结到"利"字上就往往不得善果了。当时的宋辽腐朽透顶濒于亡国,官宦奢侈无度,各个阶层的贵族人士都喜欢金银珠宝,尤其偏爱珍珠,名贵的东珠、南珠已不能满足达官显贵的需要。在当时的俄罗斯和朝鲜海域盛产一种特殊的珠蚌,所产的珍珠叫北珠,大者如同鸡蛋,小者如同核桃,极其名贵。但是在冰天雪地的北海指望人力打捞是不可能做到的。偏偏每年天鹅要在此处越冬,它们捕食珠蚌后,珍珠就留在了嗉囊或胃里,其实这和鸡嗉子里有沙石一样都是用于磨碎食物帮助消化的。但是天鹅平时翱翔在海拔10000米的高空,经常在迁徙途中飞越高有万丈的喜马拉雅山脉,凭借弓箭根本不能抓到它们。而海东青正是天鹅的克星,于是辽国加大了对女真猎鹰的征求量,捉到天鹅后杀而取珠,再出口北宋,残暴贪婪的辽王年年逼迫女真部落的驯鹰人进贡,拿鹰户的妻子儿女做人质,如不按时交鹰就砍杀活埋。致使两国矛盾激化,最终金国消灭了辽国。清代文人沈兆提曾评价道:"辽金衅起海东青,玉爪名鹰贡久停。"一只鹰虽微不足道,倒是为此垫进去不少人命。
矛隼是价值连城的猛禽。早在唐代,海东青就已是满族先世朝奉中原王朝的名贵贡品。在金元时期甚至有这样的规定:凡触犯刑律而被放逐到辽东的罪犯,谁能捕捉到海东青呈献上来,即可赎罪,传驿而释。到了清代,一只海东青竟值30两白银(相当于中庸之才半世的收入),可见其何等珍贵。
矛隼神俊的形象很早就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康熙皇帝有"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性秉金灵含火德,异材上映瑶光星"的诗句。
矛隼分布于欧洲北部、亚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生活区域约1000万平方公里,现存数量约1~10万只,在我国见于黑龙江、辽宁瓦房店和新疆喀什等地,极其罕见,属于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矛隼是冰岛的国鸟,在国徽上就有它的图像。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提问或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