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最新最全的中国鸟类名录【PDF下载】

【作者】:董路、雷进宇、刘阳、危骞名录是上溯到1863年、截至到2010年收录鸟种数量最多、最新的“中国鸟类名录”——中国鸟类种数到底有多少?我们可以肯定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很少有人能够回答,即便是鸟

【作者】:董路、雷进宇、刘阳、危骞名录是上溯到1863年、截至到2010年收录鸟种数量最多、最新的“中国鸟类名录”——中国鸟类种数到底有多少?我们可以肯定这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很少有人能够回答,即便是鸟类学工作者或者资深的观鸟者。其实不是大家不知道确切答案,而是因为那个数字始终在发生着变化。也许这个数字并不重要,但中国鸟类种数随年代的消长和浮动却能反映出这个国家鸟类区系的历史沿革、实时总结和当代认知。名录”(CATALOGUE OF THE BIRDS OF CHINA, WITH REMARKS PRINCIPALLY ON THEIR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之后近150年的时光中,国内外鸟类学者对我国鸟类区系的研究从来没有间断过:19世纪末期至1949年,欧美、日本等国的博物学者多次来华开展鸟类考察、采集活动,他们的工作不仅丰富了对中国鸟类区系的认识,而且描述和发表了一些鸟类新种。自20世纪30年代开始,以常麟定、傅桐生、任国荣、寿振黄、郑作新等为代表的中国鸟类学者开始对中国各地的鸟类区系组成进行研究。任国荣命名、发表了金额雀鹛 (Alcippe variegaticeps),这是第一个由中国鸟类学者发表的鸟类新种。建国之后,我国鸟类的分布、分类和演化的研究经历了由发展到成熟的阶段。1987年,郑作新主编的《中国鸟类区系纲要》”A Synopsis of the Avifauna of China”一书出版。该书首次系统地对我国鸟类的分类和分布等进行了总结。时至今日,有关中国鸟类系统分类研究,中国邻国的鸟类图鉴和鸟类志,仍频繁引用这部巨著,可见其传播之广,影响之深。随着进化生物学理论的不断丰富,对物种概念的认识进一步深化,地质历史、分子、鸣声、行为等多种研究手段被广泛的应用,当代的鸟类分类学不单单依赖于形态数据,已经发展到系统发育分类的阶段。特别是DNA测序技术被大量应用于鸟类分类系统研究工作后,有关中国鸟类系统分类、种属关系重建的研究随之迅速增长。与此同时,国内观鸟活动的日益普及同样为中国鸟类区系提供着更新和补充。2010年最新最全的中国鸟类名录【PDF下载】

《中国鸟类野外手册》弄岗穗鹛(Stachyris nonggangensis);2009年底,瑞典学者在越南北部新发现的灰岩柳莺(Phylloscopus calciatilis) 亦分布于我国。不仅是新物种的发现,许多已知鸟类种属之间的系统关系尚未厘清,甚至在科、目这样的高级阶元上亦存在重新厘定的需要。比如形态学分类将“褐背拟地鸦”(Pseudopodoces humilis)置于鸦科Corvidae当中,但是解剖学、分子系统发育证据均揭示该种实际是山雀科Paridae的种类;许多研究者认为亚洲鸟类的系统分类过于粗化,特别是一些分布相对较广、亚种较多的种类,经过研究后常被证实应当被分为多个独立的物种金眶鹟莺复合种(Seicercus burkii complex)、冠纹柳莺复合种(Phylloscopus reguloidescomplex)等。这些种类均主要分布在我国。此外,我国新疆、西藏和云南由于一些地区的调查工作还不够深入,最近几年成为鸟种新记录发现的热点,即便在本名录将要付梓的时候,仍有褐喉直嘴太阳鸟(Anthreptes malacensis),尼泊尔鹪鹛(Pnoepyga immaculata)和黑颏穗鹛(Stachyridopsis pyrrhops)等鸟种被加入到中国鸟类名录中。

综上,及时统计和总结中国鸟类物种数对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践和科学基础理论的研究都是十分必要的。迄今最完整的中国鸟类名录是由郑光美主编的《中国鸟类分布与分类名录》(2005年出版)。该书参考了当时最新的分类观点,收录鸟种1332种,并且为中国鸟类中文名的标准化及中国特有种的修订做出了贡献。但些许遗憾的是,以当代的视野衡量,该书中的拉丁学名、英文名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错误:1、由于分类变革,很多属名改变,词性也发生改变,但种加词的词性未根据物种命名法则作适当调整;2、一些拉丁学名存在拼写错误,这些错误来源于早期中国鸟类学的文献著作,之后未能及时修正并沿用至今;3、一些英文名并不是最为常用的俗名。这些问题如不进行改进,会有碍中外鸟类研究者、观鸟者之间的交流。

这种设想始于2009年5月,由一群关注中国鸟类种数变化的人所发起。我们虽然是一支年轻的团队,但我们之中有直接从事鸟类分类和系统研究的科学工作者,也有常年在中国野外一线进行鸟类观察的资深观鸟者。在10个月的编辑时间里,我们查阅了大量涉及中国鸟类分类的文献,核实了不同的分类观点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整个编辑工作好比在为一幅巨大的拼图增添板块,虽然工程浩大,却乐此不疲。我们注意到:在2006年世界鸟类学大会(International Ornithological Congress, IOC)之后,IOC的分类委员会有计划地出版和更新世界鸟类种数统计,并在网络上及时发布最新版“世界鸟类名录”(http://www.worldbirdnames.org/)。这种方式才能体现出名录的时效性和实用价值。我们正是以IOC“世界鸟类名录”为蓝本,加入了我们对于分类、分布和命名的观点,构成了本名录的分类体系。同时,这份名录在最终面世之前,我们约请了来自美国、英国、瑞典等国的资深鸟类分类学者和观鸟者组成的国际团队进行同行评议(peer-review)。可以说,这份名录是上溯到1863年、截至到2010年收录鸟种数量最多、最新的“中国鸟类名录”。我们同样采取IOC“世界鸟类名录”的模式,将这份名录放入网络中提供免费下载,并进行及时更新(初定为1年至少1次)。这样做的目的是让所有关心中国鸟类分类的人都能共享名录的信息,我们亦可以即时地获得反馈并进行修订。

雷进宇:世界自然基金会(WWF)武汉办公室,eduptarmigan@yahoo.com

危骞:中国鸟类观察期刊编辑,baozou2006@gmail.com2010年3月1日http://www.chinabirdnet.org/document/china_bird_list_jun2010.pdfhttps://docs.google.com/fileview?id=0BwLbmLpGzCPuMzY3NGM5NjItZjBmZS00NGUwLTg1OTAtNWZlYzA2ZTQ1ZjI4&hl=enhttp://www.cbw.org.cn/article.php?articleid=494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提问或看法,交流您的观点。

为您推荐